□本报记者 陈小平
本报讯 今年第21号台风“杜鹃”于9月29日上午8点50分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沿海登陆,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杜鹃”虽不在我省登陆,但其带来的强降雨,仍导致我省部分地方农业生产受害。面对来势汹汹的“杜鹃”,27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防御第21号超强台风“杜鹃”视频会议,就当前防汛防台工作作了重要部署。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省各级农业部门有序组织防台减灾,尽最大努力将台风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秋台风是十分恼人的。说其恼人,这是因为秋天是农作物的收获季节,眼看到手的收成,很可能因为一个台风而泡汤。当前正处单季杂交籼稻即将收获、单季粳稻和双季晚稻抽穗灌浆,浙南番茄、西兰花、草莓等蔬菜瓜果育苗移栽的关键时期,柑橘等水果也渐入成熟期,这些都是当地的农业主导产业,一旦受灾严重,将对当地农民收入产生较大影响。
正因为对秋台风的威力及其可能带来的灾害有着足够的预判,我省各级农业部门丝毫不敢怠慢。27日,中秋假期,“杜鹃”离温州还有近千公里,省农业厅就召开专题会议,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部署第21号超强台风“杜鹃”的防御工作。同日,省农业厅下发《关于做好今年第21号超强台风(杜鹃)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全省农业系统防御台风工作作出部署。28日一早,省农业厅再次召开防御超强台风“杜鹃”工作会议,除组织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外,还邀请厅相关方面专家,就台风防御工作进行再研商、再部署、再落实,对可能受灾的农业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主体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措施。会议要求厅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各自实际,加强对可能受灾的产业,重点是水稻、番茄、西兰花、草莓等产业的防灾救灾指导,细化措施,做足预案。根据会议要求,省农业厅从28日开始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同时,抽调水稻、水果、蔬菜、植保、农技、农机等方面专家,组成5个救灾专家指导组待命。
离台风更近的沿海地区更是严阵以待。温州市农业部门在中秋假期就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台风动向。随着台风临近,该局通过农民信箱,及时将台风情况告知相关生产经营主体,提醒做好防范措施,同时,成立了12个专家组,随时准备奔赴一线指导救灾。截至记者发稿时,12个专家组已分赴相关县(市、区)查看灾情,指导救灾。台州市农业局也将防台减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时通过农民信箱预警了台风信息,提醒农户抢收成熟的农作物和做好防风加固工作,疏通排水设施,尽量减少损失。台风登陆后,该局相关农技专家已赶赴县(市、区)查看灾情,指导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