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畜牧兽医

江山振兴蜂业的奥秘

  □本报记者 徐琳 文/摄“从公司出去的任何一件产品,都可追溯源头。哪个蜂场产的,几月几号收的,几号包装出厂的?全能查到。”日前,浙江江山恒亮蜂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浩亮向前来参观考察的省内同行介绍。
  近日,浙江省蜜蜂产业振兴计划正式在江山市启动。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竞争,我省蜂业出现相对萎缩趋势。然而,江山市的蜂业却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其振兴蜂业的奥秘是什么?
从蜜蜂文化到拉长产业链
  江山市碗窑乡月亮湖库区,是一片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好地方,被誉为“天然氧吧”,很适宜培育种蜂。江山福赐德蜂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赐德)的中蜂种蜂场和标准化示范养殖基地就设在这里,这也是全省首家一级中蜂种蜂场。
  福赐德成立于2002年,翌年就开始着手建立标准化示范养殖基地,与周边农户联合成立“江山山里头土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此带动更多的山区农民投身到中蜂高效生态养殖行列中来。目前,合作社成员已发展到317户,合作社成员年户均收入达万元以上。
  走进福赐德,你会感受到不同于其他蜂业企业的气息。这里对游客全开放,随时可入厂区参观,对蜂蜜的生产、加工、包装全程都可直观感受。为宣传蜜蜂文化、弘扬蜜蜂精神,福赐德以蜜蜂产业为依托,结合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配套了旅游休闲观光园设施,从产业链上下功夫,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利用“月亮湖”源头的“中华土蜂养殖基地”、“福赐德蜜蜂博物馆”、“蜜蜂文化园”等,建立了以“GMP工厂+养蜂基地+蜜蜂文化园+休闲观光”的旅游观光购销模式。2014年,福赐德共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中医蜂疗”是福赐德的另一大特色。蜂疗就是利用蜜蜂及其产品为人体提供医疗保健的方法。为此,福赐德还专门派人赴北京学习,创办了浙江省首家“中医蜂疗诊所”,配备专业中医师2名、蜂疗师10名,并配套蜂疗仪器等相关设施。截至2014年,接待蜂疗6000多人次。
  这种以蜂疗保健养生为载体,整合江山旅游及蜜蜂文化资源优势,形成养蜂业与旅游文化、养生文化的互动发展,通过推广蜂疗技术,拓展蜂产品养生功能,提升江山蜂业文化内涵。
从源头生产到出口接轨国际
  在浙江江山恒亮蜂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亮蜂业)的生产车间里,每一瓶蜂王浆的外包装上都贴有一张标签,详细记录着日期、产地等信息,确保每一件产品都有迹可循。
  董事长郑浩亮介绍,为了确保蜂产品质量安全,恒亮蜂业全力打造了六大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组织化体系、源头质量可追溯体系、蜂药统一配送体系、质量检测管理体系、蜂农利益保障体系和质量安全联保体系。
  为改变蜂农传统的生产方式,有效解决原来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生产技术难题,恒亮蜂业组建了“江山恒丰园养蜂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蜂农”的运作模式,实行组织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截至目前,加入合作社的蜂农有16组639户,蜂群8.6万箱。
  蜂农在养殖环节必须填写养蜂日记,记录每天饲养、用药、生产、产量等信息,投售原料时,在包装上分别使用黑色、绿色、红色三种标签进行区分,黑色标签代表有机蜂产品,绿色代表符合欧盟标准的产品,红色代表常规蜂产品,标签上详细填写了包括产地、花种、蜂农姓名、编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原料在入库时,按组为单位,每批建立原料批号,批号信息将一直跟踪到成品记录为止。在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有明确的标识、生产记录,每一批成品都能从最初的原料批号进行源头追溯。
  在加强基地管理的同时,恒亮蜂业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测管理体系。恒亮蜂业投入1000多万元,建起了恒亮蜂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农残检测设备,每年投入300万元,专门用于蜂产品质量检测。通过这些严格的措施,实现了从源头生产到出口都与国际标准全程接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