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畜牧兽医

畜牧业“十三五”规划将打造五大工程

  □本报记者 程益新
  9月17日,全省畜牧兽医局长座谈会在江山召开,会议提出,畜牧业“十三五”规划,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是打造美丽畜牧生态工程、健康畜牧安全工程、效益畜牧精品工程、智慧畜牧创新工程和两富畜牧创业工程五大工程。这五大工程的内容,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省畜牧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方向和思路。
  今年,我省畜牧工作可圈可点。围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这个“软肋”的破解,打出系列“组合拳”,截至8月底,全省已完成生态化治理11998家,其中6400家通过验收,新建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18个,推动落实生态消纳地268万亩;狠抓畜禽屠宰和投入品监管,目前我省正在运行的生猪屠宰企业共315家,其中屠宰厂(场)116家、小型屠宰点199家,通过审核的179家,通过率57%。同时,深化落实家禽“杀白”上市制度、组织开展“瘦肉精”等违禁物质专项整治、狠抓湖羊、蜜蜂、兔特色产业振兴等。
  会议强调,对畜禽养殖污染要加快推广就近就地消纳利用、社会化沼液服务等成功模式,总结推广一批治理效果好、成本可控的技术模式;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要加快推动余下6个未建成市县的建设进度,尽快全面建成“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无害化处理体系。加大力度推广生猪保险与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联动模式,力争年底前22个畜牧业重点县实现全覆盖,牢牢守住不发生流域性漂浮死猪事件;针对保留下来的规模场要研究提出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力争在年底前推出300家治理达标、模式成熟、机制完善的生态示范场;组织实施《湖羊、兔、蜜蜂等特色畜牧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通过拓展产业链条、提升产业价值、挖掘产业文化,使之成为我省畜牧业发展的新亮点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进一步落实检疫、流通监管等动物卫生监督措施,加强对“瘦肉精”等违禁物品的监督管理,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