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农产品网上卖不能再任性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发布了《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网上销售食品应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或者备案凭证,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如不能提供经营者具体信息须承担责任。通过互联网销售土特产、自家加工的食用农产品都将纳入监管范围。这对于在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生产经营者,意味着什么呢?
淘宝店主:农民开网店,门槛高了怎么办?
  在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微信公众号或个体微商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吃货”们展现着“舌尖上中国”的魅力,也为许多传统优质的农产品打开了一条成本低收益高的销售渠道。
  杜千里是“太行山山之孕土特产”淘宝店的店主。2008年在郑州大学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一次山区之行,让他踏上了农产品电商之路。“山里人守着许多宝贝却过着苦日子,山区有太多的好特产卖不上好价钱。”这是促使杜千里留在山区,通过开设淘宝店经营山货的动力。
  如今,杜千里的“山之孕”被阿里巴巴评为全球百佳网商,仍在经营山货的他得知《办法》的发布,不禁为许多还未达到一定规模的农产品电商捏了一把汗。“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是需要固定经营地点的,而很多经营农产品的网店并没有实体店,在办理相关证件上可能存在障碍。”杜千里说,“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理应规范化。但是如何帮助行动力较弱的农民办理相关证件,政府的服务能否到位,是农产品网上销售能否顺畅的关键点。”
  对于农民电商的这一担心,北京市朝阳区工商局一工作人员表示,“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确实需要一个固定的经营地点,毕竟一旦出现问题,需要追查问题食品的来源。目前很多创业孵化基地为中小创业者提供了这样的便利,只要经营规范,办理相关的证件应该不是大问题。”
第三方平台:倒逼经营者与生产基地建立稳定联系
  春分全国合作社电商互联互销平台是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搭建的一个农产品销售平台,上线产品基本为合作社基地直供直销,产品的来源、负责人等信息十分清晰。会长冯乐平说,《办法》的发布,可能会淘汰一批产品质量不合格,产品标准化水平不足的农产品电商。“这也促使农产品经营者跟生产基地建立稳定联系,产品质量要从生产抓起。”
  淘宝网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从8月底开始,淘宝已发布了《食品行业特种经营资质备案通知》,未提交食品特种经营资质的卖家不允许发布商品,同时对存量商品执行下架处理。
  “淘宝正在帮助网络食品经营者从小电商成长为‘企业店铺’。”该工作人员说,不过,对于纯粹经营农产品及经营地方特色食品的商家,如自产自销水果、蔬菜、水产这些无QS包装的商品,暂时还得放宽要求,因为低成本、低门槛是这些农产品得以通过网络销售的关键。“一方面,我们对这些店铺进行更多的关注,一旦这些店铺的销售量达到一定水平,我们也会要求其向‘企业店铺’转变,提供相应的资质。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同相关部门商讨对这类电商的管理办法。”
消费者:“网售食品”是该管管了
  虽然经常在朋友圈能淘到物美价廉、口味独特的农产品,但来自陕西西安的王青女士也遇到过不愉快的购物经历。“从朋友圈熟人那里买到已经发霉的年糕,虽然知道她未必是想欺骗顾客,但小本经营的食用农产品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保证稳定的品质。”
  同样是一瓶枣花蜂蜜,有的淘宝商铺卖到七八十元一瓶,有的商铺只要二十多元,看起来产品的包装、品级又是一样的。网上购物价格混乱是让北京市民彭女士极为头疼的问题,“网售食品是该管管了。很多诱人的图片和实物区别太大,食品又不像衣服,可以试穿后不合适再退回。”
  (据环球网 郭少雅 /文2015年9月15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