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法制

微信红包变赌博工具

一周获利十多万元

  •   8月7日,临安警方通报了一起近日破获的赌博案。和那些传统案件相比,这起案件可以说是“与时俱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发红包的方式,将一群陌生人聚到一起,让他们不用面对面,只需手指一点就能感受到赌博的刺激。
      这起案子,是杭州市破获的第一起微信“红包接龙”赌博案,而近日全省多地也都有破获或者发现类似案件。
      这样的赌博究竟有什么门道?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一说。
    两个年轻姑娘组“微信红包赌局”
      临安警方发现线索,是在今年7月底8月初:两个当地的年轻姑娘何某、黄某组建了一个多人参加的微信群,并在群里通过发红包接龙的方式进行赌博。
      为了拿到确凿证据,办案人员进行了两天两夜的深入调查。
      这种新型赌博的规则,说白了也很简单。首先由这个群里的参与者发一个一定数额的红包 (基本每次都会发四五个),然后群里的成员就开始抢红包。接下去的重点是,红包抢完之后,参与者要晒出自己抢到红包的截图,抢到金额最少的人就要发下一个红包。
      当然,作为组建者的何某和黄某不会让“大权”旁落。根据群内规定,所有红包必须由她们发放,所发的钱要先打给她们。
      那么,何某和黄某这么做的赢利点在哪里?她们的抽头方式是:每次有人发放一个红包,必须先让她们抽走一部分,金额由刚开始的每50元抽5元,涨到后来的每50元抽8元。
    靠“抽头”两人非法获利十多万元
      随着群里成员从最初的10多人迅速增长到至少有60名固定玩家,赌博金额也越来越高,何某和黄某开始吸收更多的管理者帮自己干活。
      这些被称作“代包手”的角色,是她们从群里挑选的一些脑子比较活络的成员,专门在主群里帮忙发红包。“代包手”也拥有抽头的权利,但他们的获利部分要跟何某、黄某平分。
      再接下去,何某和黄某又开始实施奖池制度,群里的管理阶层每抽头一次,就要拿出1块钱放进奖池。而平时玩的时候,只要有客户抢红包抽到特定的数字(类似于骰子赌博里的豹子、顺子等)就会中奖。
      这样的方式,让群里的参赌人员越玩越来劲。
      8月3日晚上10点,临安锦城派出所在一家大型量贩KTV里将正在参加线下赌博活动的11名年轻男女抓获,其中就包括何某和黄某。
      在大量证据面前,何某、黄某承认自己组建了“红包接龙群”,并且每天都发出数额不等的红包数千个。而在短短一周不到的时间里,她们两人靠抽头居然非法获利十多万元。
      目前,何某和黄某因涉嫌赌博罪,被临安警方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当天在KTV被抓的其他赌博参与者,也已被行政拘留。
    家境不错的她们为何要这么做
      其实,何某和黄某家境都不错。其中,何某名下拥有数辆工程车,还有专门的司机帮她跑业务,衣食无忧;而黄某则是一家大型工厂的业务员,平时同样有父母接济,生活清闲舒适。
      说起为何要干这个非法的营生,两人自称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但不管她们有没有说实话,类似的案子,其实最近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发生。
      今年7月,台州警方经过近1个月的缜密侦查,破获涉及北京、上海、广东、河南、江苏、福建等10余个省、市和国外几个城市,涉案人员300余人,涉嫌赌资1000余万元的微信发红包大案。这起案子,目前已刑事拘留7人。
      而海宁警方,此前也刚刚破获了一起跨省的类似案件,牵涉人员众多,且涉案金额同样巨大。目前,这起案子的4名主要组织者同样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另有部分犯罪嫌疑人还在追查中。
      在这些案子中,办案民警发现从组织者到参与者几乎都是一些20岁出头、生活清闲但法律意识淡薄的年轻人。
      办案民警表示,对于微信红包这种新事物来说,如果只是朋友间互发,没有营利性质,就不涉及违法。但在上述案件中,不论是组织者还是后来参与管理工作的“代包手”,都以抽头的手段非法牟利,且数额惊人,而参与者则在抢红包、博中奖号码的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博弈行为,因此,管理者已经涉嫌聚众赌博、开设赌场,而群成员则涉嫌参与赌博。 朱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