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国栋 通讯员 苗承舟
本报讯 “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投保农机具保额达到了15.75亿元。”这是省农机局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的。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我省农机装备保有量大幅增长,但由于缺少农机保险,农机具损坏及相关人员受伤得不到保障。为此,去年4月省农机局和安信农保浙江分公司签订开展农机保险战略合作协议,在全省推行农业机械、设施大棚和其驾驶、操作人员保险业务。“运行一年多来,我省农机保险工作实现了良好起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据这位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7月底,仅安信农保在全省各地建立保险服务点50个,共计投保机具2761台。受理、理赔案件80起,涉及理赔金额43.38万元,简单赔付率达到86.8%。农机保险的实施真正实现了为农民解难、替政府分忧、为农机保驾的效果。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各级农机部门还一直在积极争取财政补贴政策。2012年,宁波市在慈溪、鄞州等地试点,兼用型拖拉机投保交强险费用全额由当地县级财政承担,开创了我省农机保费财政补贴的先河。2013年,宁波市制定农机保险补贴政策,对纯农田拖拉机投保交强险和联合收割机投保三者险的保费实行全额补贴,由市、县财政分别承担50%,农户不需承担保费。2014年,海盐全县所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和烘干机的保费,由县财政补贴50%。同年,杭州萧山、桐庐等地财政对投保上述机械也予以50%以上的财政补贴。今年以来,除上述市、县继续进行财政补贴外,瑞安、义乌、龙湾、定海等地相继出台农机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政策。在财政补贴政策促进下,纳入补贴范围的农机参保率均在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