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平
本报讯 全省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现场会8月5日至6日在天台县街头镇后岸村举行,这是近10年里我省第六次召开的推进农家乐发展现场会。会议对今后五年全省农家乐的提升发展作出部署。省委副书记王辉忠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参加会议,副省长黄旭明主持会议。
会议提出,今后五年,我省要以“富民农家乐、全产业农家乐、创意农家乐、文化农家乐、智慧农家乐”为基本方向,围绕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和更好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基本目标,坚持农民主体、村为基础、生态优先、市场导向、突出特色,全面提升农家乐的发展规模、市场竞争力和综合经营效益,努力搭建“绿水青山”通往“金山银山”的桥梁,变“常青树”为“摇钱树”,化“美丽环境”为“美丽经济、美好生活”。
会议提出了今后五年我省农家乐发展的主要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省农家乐休闲床位数达到30万张,餐位数达到120万个;年接待游客2.5亿人次,经营收入500亿元;省级农家乐集中村、特色乡镇、精品示范区、四星五星级经营示范户(点)数量翻一番;对农民增收贡献率接近10%,带动旅游总收入1000亿元以上。
会议指出,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要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对农家乐发展进行重新审视,重新认识,对农家乐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山山水水上,要打开思路,开拓视野。当前,部分农村的生态环境与绿水青山的要求还有距离,需要持续整治,不断改善。要加强保护,加强经营,确立经营山水、经营乡愁、经营美丽的理念,科学开发利用农村山水林田湖资源、传统民俗资源、人文历史资源。
会议明确了以下五种类型的农家乐将得到政府更多的青睐和扶持:一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富民农家乐,二是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的全产业农家乐,三是外土内“洋”的创意农家乐,四是富于乡愁记忆的文化农家乐,五是“互联网+”的智慧农家乐。
会议还对《关于全面推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提升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该《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和政策措施,这将是10年来我省第三次出台促进全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指导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