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准农产品外包装上的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嘀”的一声后,几秒钟就会出现与质量安全相关的各种信息:这包大米播种于去年5月20日,收割于10月24日,在5月到7月间施过4次肥,还在7月17日、8月23日分别用过拿敌稳、康宽等低毒农药……这是笔者日前在临安市太阳镇元生粮油专业合作社里见到的一幕。
这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在临安市并非只有元生粮油专业合作社才有。作为临安市农业部门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至目前,他们已在全市选择了67家示范性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三品一标”生产者等经营主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信息,发布在杭州市农业局建的杭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上,显示的数据真实可信。”临安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监管科负责人潘军平说,最近,他正在协助临安七姐妹辣味食品厂建追溯系统。该厂主营辣椒酱和罐头笋,以网络销售为主。“网上销售有个监管漏洞,如果消费者买到的是‘三无’产品,那么查处起来就比较困难,选择有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农产品,即使有问题,一扫码就能找到生产主体,就可以追究他们的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监管部门、生产主体和消费者的“三赢”。
孙梦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