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果蔬吹来精品风 产销双方笑开颜

190个品牌产品亮相2015浙江精品果蔬展

  □本报记者 徐琳
  本报讯 8月1日,杭州市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人头攒动。在这里举办的2015浙江精品果蔬展销会上,葡萄、水蜜桃、无花果、猕猴桃、火龙果以及番茄、黄瓜、杏鲍菇等各类时令水果、蔬菜琳琅满目,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参观、选购。
  展会开幕不久,金华市金东区金清蔬果专业合作社的展台就被人们团团围住,该合作社生产的蜂花牌蟠桃深受市民的青睐。“这种桃子扁扁的,水果店里不多见,尝了一下,要比一般的桃子甜。”专程从杭州九堡赶来的吕大姐一边挑着桃子一边称赞道,1公斤20元的价格也不算贵。记者在现场看到,短短几分钟,就有好几位市民拎着买好的蟠桃去逛下一个展台。
  本次展销会规模为历届之最,参展单位201家,品牌产品190个。参展的产品不仅有全省各地的精品时令水果,还有丽水、金华、衢州、杭州等地的高山蔬菜以及食用菌。尽管展销时间只有一天,成交金额仍超过100万元。为进一步引导我省果蔬向精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本次展销会还组织专家评选出65个金奖产品。此外,包括金清蔬果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蜂花牌蟠桃在内的31个产品,还荣获“2015浙江精品果蔬展销会杭州市民最喜爱的鲜食果蔬”称号。
  据了解,参加展销会的果蔬都是基地直供、新鲜采摘的,无论其品种、外观还是品质、口感,都属果蔬中的精品。
  近年来,我省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精品果蔬生产。各地以“高效、精品、特色、生态”为目标,积极培育和推广优良果蔬品种,重点建设以梨、桃、葡萄、枇杷等为重点的现代化省级果树良种繁育场;因地制宜,优化果业结构,形成了浙东南沿海常绿果树带、中西部山地丘陵特色水果带、浙北平原落叶果树带等三大水果产业带;推进“三低”果园改造,加强标准果园建设。与此同时,推进设施蔬菜、山地蔬菜和应急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设,完善大棚、防虫避雨防晒专用设施和喷滴灌等设施,全面提升果蔬产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目前,省农业厅已完成柑橘、梨、葡萄、杨梅、草莓和双季茭白、香菇等6种果蔬的全程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并用该模式图指导生产。
  省种植业局提供的有关资料显示,到今年底,全省果园面积将达485万亩,产量450万吨,产值200亿元;水果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精品水果达35%以上,果品商品化处理率达75%,水果产业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