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徐志苗:把余姚梅干菜销往大江南北

  近日,上海中饮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采购部又向位于余姚小曹娥镇朗海村的余姚市超洁蔬菜加工厂发来订单,要求每3天供应1吨该企业加工的“菜大嫂”梅干菜。厂长徐志苗喜上眉梢:随着“菜大嫂”梅干菜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不但全国各地的经销商要求代销,台湾永和、上海高铁餐饮、江西皇上皇、上海中饮餐饮等著名餐饮公司也成为“菜大嫂”的主要客户。今年梅干菜的销售量预计可达250多万公斤,比去年增加10%以上。
  比徐志苗更高兴的,是小曹娥、泗门、临山、黄家埠一带的雪菜种植户,有了超洁蔬菜加工厂和志苗梅干菜专业合作社这两个“靠山”,他们种植的雪菜不愁销路,按一年两茬计算,亩效益在6000元以上,加上中间可套种一茬玉米,每亩土地的效益在8000元以上,比种其他作物增收2000元左右。
  今年53岁的徐志苗,是小曹娥镇朗海村的农民,他做过木匠,办过袜厂,也曾走南闯北推销过榨菜。2000年,他带着余姚特产梅干菜到江西南昌,租了一辆自行车挨家挨户上门推销。一开始,人家并没有兴趣,徐志苗索性把5公斤多的梅干菜送给了当地一家饭店,叫他们制作成梅干菜扣肉、梅干菜蒸鱼等菜肴招待顾客,结果大受顾客青睐。就这样,徐志苗慢慢打开了南昌市场。
  2002年,徐志苗回到小曹娥,创办了余姚市超洁蔬菜加工厂,注册了“菜大嫂”商标,专业加工梅干菜。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他从源头抓起,流转了600多亩土地,按照有机食品的标准种植雪菜。
  为了扩大销售渠道,他还开辟了网上销售窗口。“菜大嫂”梅干菜很快以过硬的质量赢得了市场的赞誉。上海包子、金华酥饼等美食均以“菜大嫂”梅干菜为原料,尤其是上海高铁餐饮有限公司每天的梅干菜消费量就达到1吨。
  为了打响余姚梅干菜品牌,更为了带领乡亲致富,2004年,徐志苗牵头成立了志苗梅干菜专业合作社,第一批吸收社员80多名,生产基地扩大到3000多亩。徐志苗自费请来专家为社员传授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严格要求社员按照有机食品的标准种植雪菜。传统的梅干菜制作方法主要靠太阳晒,既受天气制约,又需花费较高的人工成本。为了扩大生产规模、确保产品质量,近年来,徐志苗投入500多万元,引进了梅干菜烘干设备,新建了现代化的标准厂房,梅干菜加工能力一跃成为全国第一,成了名副其实的“梅干菜大王”。在产业带动下,姚北地区每年1500多万公斤鲜雪菜为农民带来600多万元收入,10年累计达6000多万元。
沈华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