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民宿惊艳群山中

——文成县发展民宿产业掠影

  □本报记者 陈小平
  一幢独立的两层农家小院,古式的木头门窗,山石垒成的院墙上随意攀爬着各种花草藤蔓,院外则是青翠的竹林。院内的茅草棚下,摆放着木桌木椅,你可以在此喝点小酒,也可以泡杯咖啡细细品尝,通过室外音响系统,放一支自己喜欢的曲子,沉醉在音乐与山风的交响中。小院有5个房间,可住10多个客人。客人一天三餐的食材可以自带,也可以直接从农家菜园子里采买。如不想亲自动手,还有村妇为你展示纯正的农家厨艺。享受这一切,一天只要支付1200元。
  这就是日前记者在文成县西坑畲族镇让川村看到的民宿经营点——悦慢小院。今年农历三月初三,文成县在该村举办一年一度的畲族风情节,让这个民宿火了一把,很多游客记住了它的名字,成了回头客。
  文成县地处浙南山区,以历史上曾出过的名人——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刘伯温)的谥号“文成”作县名。境内山峦起伏,连绵不绝,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2.5%。
  文成县农办(农业局)主任(局长)蔡建国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山区县,文成一无区位优势,二无产业优势,三无人口集聚优势。根据这样的县情,他们依托当地丰富的山水景观、人文景观和原生态旅游资源等优势,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民宿),以景色吸引人,以特色吸引人,以生态吸引人,通过把人引进来,把当地的农产品带出去,从而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为此,该县按照“全域景区化”要求,根据各乡镇的资源和产业特色,在全县规划了“云江秀水闲情带”、“玉泉侨情枫彩带”、“山水奇观寻幽带”、“刘基故里民俗带”四条乡村休闲旅游线,引导这些线路上的农村围绕“一村一主题、一家一亮点”的经营格局发展民宿经济。
  为提高人们发展民宿产业的积极性,文成充分利用省里给予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了《文成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4条线路上符合功能定位的村庄创建农家乐特色经营点、发展休闲农庄和乡村民宿的,经县农家乐联席会议审核通过后,给予一定的资金、用地等支持。
  南田镇武阳村的民宿经济就是这一政策的产物。武阳村是刘伯温故里,从去年开始,来自杭州的一家公司看中这里原生态的环境和厚重的文化,开始对武阳村进行整体开发,他们租用了村里空闲的集体用房,打造乡村民宿样板房。
  记者日前在这家名叫“迷途·武阳”的民宿经营点看到,一楼大厅里的家具都是用山上的杂木加工后拼装而成,既清新淳朴又别具一格,房间装饰也以原生态为主基调,精心布置的棕、麻、树枝等装饰物也来自附近的山上。民宿点负责人徐子惠告诉记者,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目前,武阳村的民宿点已有17个。
  地处百丈漈镇的天顶湖休闲农庄,依托附近百丈漈景区的人气,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农庄负责人赵东远告诉记者,农庄采用合作经营的模式,餐饮、住宿及产品推介,都由引进的专业公司打理。“民宿是服务产业,服务质量好才会有口碑、有客源。引入专业化的合作伙伴,能保证服务质量。
  位于文成县四条乡村休闲旅游线上的各民宿点,有的依托秀山丽水,有的借势旅游景区,有的挖掘历史文化……“之所以全县规划,就是为了克服单个民宿点经营内容单一,留不住客人或者很难吸引回头客的弊端。一条线上有一串民宿点,可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这样,产业才能兴旺。”蔡建国说。
  目前,文成县已有在册农家乐经营户(点)58个,总餐位数达到12497个,床位2194张,去年接待游客超过百万人次,实现直接营业收入6000万元。民宿产业的发展,为文成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