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供销

湖州:探索“为农民打工、替农民种田”服务模式

  近年来,湖州市供销社从农田流转、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等入手,积极探索“为农民打工、替农民种田”服务模式。
  在农田流转上,指导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耕地流转模式,实现土地有效集中。全市供销社系统农业种养面积达到32万多亩,其中通过流转方式取得土地5万多亩,不仅遏制了耕地抛荒现象,而且促进了区域内粮食生产。如吴兴区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合作社结合国家级粮食功能区建设契机,在流转所在村全部农田的同时,流转周边3个行政村农田3350亩,并推出“米票”制,即每亩农田年流转费按350斤大米计算,也可按市价由专业合作社回购,农民随到随提随换有保障,还可以到合作社工作,月收入3000元。这种留转制度很受农民兄弟欢迎。
  在产业化发展上,从机制创新入手,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吸收农民经济组织、农村种养大户、农技能手等持股共同建设农业基地(园区)。目前,全系统已建成面积在300亩以上、由供销社参股的农业基地12个,流转土地3.5万亩,促进了粮油、水产、果蔬、茶叶等20多个农产品实施产业化经营,去年年经营收入3.5亿元。如安吉县天荒坪天林竹笋专业合作社去年建成毛竹现代科技园区,流转竹林2万亩,当年经营收入1185万元。
  在社会化服务上,积极整合系统为农服务力量,以农业基地、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努力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主动当好“田保姆”。目前,全系统有农资企业6家、直供网点845个;建成服务类专业合作社6家,各类农机300多台套;建成庄稼医院32家,每年提供测土配方、病虫诊断、统防统治、机耕机种机收等7万多亩。吴兴尹家圩、钱山下粮油专业合作社和南浔和谐粮油专业合作社基地,实施了全程机械化一条龙服务,年服务面积达3万多亩。湖州市供销社还组织系统内浙北超市、老大房超市等开展农超对接,20多家合作社的农产品进入超市,构建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帮助农民增收。 姜顺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