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消费

暑期游火热,问题却不少

维权要注意保留证据

  亲子出游、毕业出游催热暑期旅游市场,但暑期扎堆旅游,不少消费者也遇到了一些维权问题。
案例一:合同上预订好的酒店没了
  王女士向宁波市旅游质监所投诉,一家三口开心地报名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日本6日游。前5天的行程都很顺利,但是最后一晚上,旅游大巴开了3个多小时才到住宿酒店。王女士感觉不对劲,于是翻看合同。合同里明明约定是入住在机场附近,但实际怎么到了远离机场的敦贺市?由于入住酒店偏远,耽误了时间,还直接导致回程那天原本安排的机场免税店购物被取消。
  旅游监管部门:经调查核实,原来是赴日游客剧增,导致合同约定的酒店超订,旅行社只能更换酒店。但当天机场附近的其他酒店也已满员,旅行社最终将酒店订到了敦贺市。仅今年第二季度,就发生了好几起因日本接待问题导致用餐、用车、用房质量下降的投诉。
案例二:遇台风,行程临时更改
  王女士与家人参加7月6日昆明、丽江、大理六日游,原定7月11日返程,但由于当天遭遇台风,导致王女士及其家人滞留在昆明。航班取消了,然而机票款却不退还。
  旅游监管部门:前不久的台风影响了一大批团队的旅行计划,遇到此类情况,游客可以同意延期,如果游客同意推迟出行,减少一天的行程,则视为游客同意合同变更。旅行社可以就新调整后的行程与游客重新签订合同,同时应把未发生的费用退还给游客,比如门票、餐饮等费用。如果游客不同意延期,可以解除合同,旅行社应在扣除已经支付且不可退还的费用后,将余款退回给游客。在该案例中,由于包机的特殊性,机票款退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案例三:免费游,承诺的费用不返还
  张女士通过某活动报名参加了某公司组织的免费港澳游,当初说好回程后返还来回车费,可回来后组织者直接将张女士拉入了黑名单,不予理睬。
  无独有偶。陈女士参加了某旅行社的免费港澳游,一路的行程中,组织者不停地安排购物,对于一些景点的游览却走马观花,搞得张女士身心俱疲。
  旅游监管部门:报团出游一定要认清旅行社的资质和经营范围。注意查看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旅游管理部门颁发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件。选择旅游产品时,不要盲目追求低价,警惕以“超低价团购旅游”、“微信集赞免费游”、“销售尾单”等名义发布的旅游广告。游客在报名时,应详细了解旅游产品所包含的游览项目、游览时间、等级标准等内容。另外,一定要认真签订旅游合同,并索要发票。张女士的案例中,经调查核实,某公司并不具备旅游经营资质。而陈女士的案例中,因为陈女士没和旅行社签合同,导致维权困难。
  暑期部分旅游目的地受接待量限制,容易引发服务质量降低的纠纷。旅游监管部门提醒,尽量不要扎推出游。对于途中出现旅游质量被降低的情况,要注意保留证据。另外,要增强保险意识,最好购买旅游意外保险,以减少在行程中因人身伤害、财物损失等意外风险带来的损失。
王一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