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我省村经济合作社股改晒出成绩单

截至上半年,26981个经合社已完成股改,占总数的91.85%

  □本报记者 陈小平
  本报讯 省农业厅日前发布的全省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完成情况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有26981个村经济合作社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占全省总村数的91.85%,其中湖州市已全部完成村经济合作社的股份合作制改革。
  去年5月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深化农村确权赋权改革现场推进会明确,到2015年底,全面完成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任务。一年多来,各地把农村确权赋权改革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先手棋”,围绕“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的目标,积极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等各项农村改革。在推进改革中,全省各地大力推进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目前,全省已有6个设区市、54个县(市、区)、697个乡镇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或交易平台,为农村各类资产保值增值、推动资源要素流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省农业厅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全省层面来说,虽然改革进展较快,实现了半年度目标,但各地的进度并不平衡。从各设区市完成情况来看,湖州、温州等5个市完成率超过95%,仍有2个市的完成率在80%以下,其中进度最慢的市完成率只有76.5%;从县(市、区)完成情况来看,杭州市余杭区、宁波市海曙区、嘉兴市南湖区、湖州市吴兴区等28个县已全部完成改革,另有32个县(市、区)完成率达到95%以上,还有12个县(市、区)的完成率未达80%。
  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部分地方的改革可以说是到了啃“硬骨头”的阶段。下一步,各地要按照省委、省政府今年6月中旬召开的全省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会议的要求,发扬“钉钉子”精神,进一步强化责任,倒排时间表,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实现今年全面完成改革的既定目标。已经完成改革的地方,要及时进行“回头看”,做好改革后续工作,包括主体设置、登记注册、财务制度、经营管理、档案管理等工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保障农民权益打好基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