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食品药品安全

一筐毒蘑菇撂倒永嘉一家六口

山间的毒蘑菇千万不要采食

  夏季雨水丰富,山间野蘑菇茂发。谁能想到,这一篮野生蘑菇,不仅撂倒永嘉一家六口,更令人痛心的是,目前已有两人中毒死亡,其余四人情况也不容乐观,都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衰竭,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
  7月2日下午5点多,家住永嘉县桥下镇昆阳社区吴山村的潘老伯一家,烧了一大碗野生蘑菇。蘑菇是早上从家附近的山上摘来的,约有一公斤。一家6人,都吃了这碗炒蘑菇。
  第二天凌晨,6人先后表现出腹痛、呕吐等症状。他们来到当地诊所看病,但不见好转,后辗转永嘉县人民医院、解放军118医院,最后于7月5日晚上7点多,住进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据没吃蘑菇的家属黄女士介绍,一家六人中,潘老伯和妻子都70多岁了,另外还有潘老伯的大女儿(48岁)、小女儿(45岁)、儿子(54岁),以及外孙小潘(26岁)。
  令人痛心的是,7月7日下午,79岁的潘老伯和他的妻子先后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黄女士说,潘老伯一家每年到这个时节,都会到附近的山上采蘑菇,“以前吃了都没有问题,但这次好像吃的种类比较多,里面有毒蘑菇……没想到问题会这么严重。”
  那么,这一家六人到底吃的是什么蘑菇呢?对野生蘑菇颇有研究的泰顺县乌岩岭管理局章书声说,从照片来看,潘老伯一家食用的蘑菇中,有一种颜色极白、表面还附有颗粒的,就是有剧毒的白毒鹅膏菌。为了慎重起见,章书声又专门联系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高程博士。经高博士鉴定,潘老伯一家误食的白色蘑菇,确定就是白毒鹅膏菌。高程博士说,白毒鹅膏菌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脚上穿靴子(蘑菇根部粗大),腰上系裙子(蘑菇中部有明显不同),头上戴帽子(有菌盖)”。
  “白毒鹅膏菌带的是血液毒素,食用后对肝脏的损害非常大。”章书声说,肝脏、肾脏是人体主要的解毒器官,在中毒后首先会出现脏器衰竭,“人一旦误食,分量超过50克,病情就比较难控制了。”
  专家提醒,山野间的野蘑菇分辨不清,不要随意采,一旦误食毒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视力模糊、幻听幻视等症状应高度警惕,及时去医院就诊。
王建旸 汪子芳 王益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