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农村基药目录亟待扩容

  随着国家对于医疗卫生的越发重视,居民寻医用药等卫生条件近年来大幅改善,但农村用药方面却成为一块短板。记者近期在一些农村地区调研发现,农村常用药、廉价药经常供不应求,同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病、慢性病高发,但一些基本药物却没有纳入基药范围,农村群众用药需求难以完全满足,农村基药目录亟待调整扩容。
  农村常用药短缺
  湖南岳阳临湘某镇的刘大爷患有冠心病心绞痛,但他最常用的一些药物在镇卫生院却经常断货,为此,他只能去县医院或镇上的个体药店购买。“费时费力不说,在个体药店还怕买到假药。”刘大爷担忧地说,去个体药店买药,比在医院买价格高,还不放心,也不能用医保报销。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常用药、廉价药经常断货。“患有痛风的人买不到治疗痛风的基本药物别嘌醇片,患有前列腺炎的人买不到前列康,就连最常用的药物如消心痛、黄连素、碳酸氢钠片、维生素、甘草片等在乡镇医院都没有卖的。因为长期买不到基本药物,村民们都对现在的农村医疗颇有怨言。”某基层医疗机构人士说道。
  基药目录药品种类少
  谈及农村用药短缺的问题,专家表示,问题出在基本药物目录制度上。
  专家指出,目前农村地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价格水分被挤出,但由于一些低价中标的药品生产厂家、配送厂家经常以“利润低”等理由拖延生产和配送,导致基层药品供不应求。
  另一方面,一些常用药物也不在基药目录中。一些乡村医生反映,健胃消食片、感康、安瑞克、绿药膏、速效伤风胶囊、妇炎洁、草珊瑚含片、小儿止咳化痰颗粒、三九感冒灵等常用药还没有纳入基本药物目录。
  湖南一些基层卫生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乡镇卫生院可以自己卖药,药品种类比较齐全,2009年在实施基本药品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之后,乡镇卫生院基本告别了“以药养医”的局面,医生的收入锐减,不少乡镇卫生院出现“药价降了、收入少了、医生跑了”的尴尬局面。
  一位村医说,目前基层医生靠着基药和补贴根本没办法维持生活,只有想办法卖些非基药,再增添一些中医诊疗技术,借此可以收取一些中医诊疗费,以弥补取消药品加成带来的损失。
  农村基药亟待调整扩容
  对此,有专家建议,应适时调整基药制度,对农村基药进行扩容。
  首先,应调整基本药物药品目录。赋予基层医疗机构部分基药采购使用权限,增加乡村医疗机构一定的基本药物品种,将基层使用的基本药物目录、新农合药物报销目录、城镇职工报销目录合并为一个用药总目录,方便基层医生用药。
  一些基层医生建议,应根据农村疾病谱的变化,重新修订基本药物目录种类,增加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慢性疾病用药种类,同时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当地需要,在医保目录中自行增补一些非基药药品。
  其次,应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依据市场变化让基本药物招标价适当浮动,合理确定药企利润空间。业内人士指出,基本药物招标评标应加大质量权重,不能一味追求低价中标,而应通过对企业经济技术、市场信誉记录等指标进行综合评议,选定有实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定点生产基本药物。
  最后,在医药配送方面,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不仅需要在基药招投标环节认真审查企业生产、融资、配送等能力,在随后的药品配送环节,也应加强监督,备案登记不良行为,实行惩处和退出机制,确保药品价格合理、供应及时。
(摘自《经济参考报》 帅才/文2015年6月26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