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希师
本报讯 “在我们这里,有人专门负责供苗,有人专门负责加工,有人专门负责产品销售,我只负责种植。”日前,乐清市大荆镇益寿铁皮石斛专业种植场业主汪建军告诉记者,在大荆镇,从铁皮石斛的种植、加工到销售,已形成一条较完整的产业链,正是依托这条产业链,他种植的60亩铁皮石斛,每年有200多万元的收益。
在乐清,像汪建军这样的铁皮石斛从业人员已有3万多人。市农业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全市种植铁皮石斛7000多亩,铁皮石斛企业228家,年产值14亿元,约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一半;铁皮石斛鲜条、枫斗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0%和80%。如今,以“中国电器之都”、“电子元器件基地”等闻名的乐清,又增加了“中国铁皮石斛之乡”、“中国铁皮石斛枫斗加工之乡”等地方金名片。
据乐清市农业局农业站副站长项雄介绍,乐清农民从事铁皮石斛采集、加工、销售已有上百年历史。近几年来,乐清市按照全产业链发展的要求,通过编制发展规划、出台财政补助政策、加强基地建设等,完善产业布局;通过推进专家队伍建设、开展科研攻关等,推动产业创新;通过建立质检中心、制定行业质量标准、实施统一品牌等,提升产业品牌;通过完善销售网络、举办铁皮石斛文化节等,创新产业文化。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乐清的铁皮石斛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4年,乐清的铁皮石斛产业成为温(州)台(州)地区首个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集群。今年3月,又率先成功创建国家级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
如今在乐清,铁皮石斛种植基本实现了集中连片的规模生产。汪建军告诉记者,仅大荆镇镇安片,就有铁皮石斛基地近600多亩。项雄表示,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营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大荆铁皮石斛集散中心正在加快建设。下一步,乐清将依托企业门店、专卖店、电子商务平台等,进一步完善营销网络。
据浙江宝斛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达介绍,该公司正在筹划电交所铁皮石斛交易交收运营中心,“目前已与乐清几家铁皮石斛企业达成协议,今年内可以在天津电交所上市。”金达说,在电交所上市后,将进一步提升乐清铁皮石斛企业在全国市场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