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畜牧兽医

如何应对夏季高温对畜牧业影响?

  猪
  夏季的持续高温天气对母猪繁殖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泌乳母猪在热应激下,会降低食欲、改变内分泌状态,以减少产热量,增加体热散发。这将导致母猪泌乳期的失重增加,泌乳量降低,仔猪生长率降低;同时,热应激也延迟母猪断奶后的再发情。充足饮水、合理饲喂、改变营养配比,可部分改善热应激对母猪及其仔猪的影响。
  1.供应充足饮水。
  鸭嘴式饮水器要安装在母猪容易接近的位置,推荐的水流量为3~4升/分,适时在饲槽补充饮水,保证母猪随时可喝到清凉的饮水。
  2.合理安排饲喂。
  增加饲喂次数可增加母猪采食量,白天不限量饲喂2~3次,夜间饲喂1次,也可采取自由采食,或喂凉水拌湿的饲料或采用颗粒饲料,均可增加采食量。
  3.改变营养配比。
  选择适口性好、新鲜质优的原料配合饲粮和高能量、高蛋白质、高赖氨酸饲粮,为提高能量浓度可添加5%以内油脂;控制饲粮粗纤维水平,以减少体增热的产生;增加饲粮中Ve和Vc的含量,适量添加小苏打。
  4.舍内有效降温。
  对封闭式猪舍,通风和蒸发是最主要的降温措施。常用的蒸发降温系统有:湿帘-风机、喷雾、喷淋和滴水降温系统。喷雾、喷淋会增加舍内和床面湿度,可用于屋顶冷却降温;湿帘-风机能有效降低封闭式猪舍温度;滴水最适合定位栏饲养泌乳母猪采用,滴水器安装在母猪颈肩部上方,每间隔45~60分钟滴水1次,滴水器调控每次滴水可使颈肩部充分湿润而又不使水滴到地上,降温效果显著。

  当鸡舍环境温度高于27℃时,鸡群常出现以下变化:一是体温升高,代谢缓慢,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青年鸡增重减少,后备母鸡性成熟推迟;二是由于鸡群的饮水量增大,粪便变稀,不便于管理;三是机体内分泌减少,蛋鸡产蛋量下降,甚至停产,并且蛋的品质差,蛋重减少,软壳蛋、破壳蛋增多,蛋壳变薄、色泽变浅;四是鸡群感到不适,张口呼吸,如时间拖长,可诱发呼吸道疾病。特别是温度高达37.8℃时,许多鸡发生热昏厥,严重者造成死亡。
  1.改善鸡舍环境
  在鸡舍四周种植枝条长、树冠大、透风性好的树种;地面种植牧草或草皮,防止地面裸露,减少反射热;屋顶或外墙壁用石灰水刷成白色,加强光反射,减少鸡舍吸热;屋顶及外墙壁还可种植藤蔓植物遮荫(如爬墙草、葡萄、丝瓜、南瓜等);有条件的可在屋顶安装固定的或能转动的喷头,定时喷水降温;敞开门窗通风换气,可在舍内安装吊扇或换风扇等;鸡舍内湿度过低时要及时泼洒清水;鸡群饲养密度不能过大,必要时,可在晚上剪去鸡翅膀下面及腿部的羽毛,以便鸡体散热。盛夏要确保鸡舍温度不超过32℃,让鸡群不致喘息不止。
  2.调整饲喂方法
  养鸡户要调整日粮浓度,增加日粮中蛋白质和钙、维生素等含量,降低能量含量。要做好饲料的调配,增强适口性。如采用湿料喂饲时,采用凉水现喂现拌;用配合饲料喂鸡时,一次不要调配过多;拌添加剂时,要现喂现拌,并尽可能地喂些青饲料,保持鸡群的食欲。另外,鸡群喂料要少喂勤添,不要剩料,饲喂时间要改在清晨、傍晚前及夜间凉爽时。
  3.供足新鲜饮水
  夏季鸡群饮水量明显增加,一般为采食量的3~5倍,每只日饮水量为90~325毫升,产蛋率越高,需水量越大。因此,鸡舍内要增添饮水器或水槽,保证全天连续足量供应新鲜卫生饮水,水温以10~13℃为宜。当气温超过30℃时,在饮水中适量加入维生素C(200毫克/公斤)或0.1%的小苏打,改善鸡只的心血管代谢,增强机体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养鸡户每日还要做好饮水器或水槽的清洗消毒,严防饮水变质。
  4.防止应激发生
  强烈运动会增加鸡心脏负荷,易发生热衰竭,要减少鸡群运动,避免转群、运输及噪音等干扰。当鸡群因高热而喘息不止时,要用水喷淋鸡头部,帮助鸡散热,减少热昏厥的发生。
  5.加强疫病防治
  一是按设计的免疫程序及时做好养殖鸡群的免疫接种;二是鸡舍门窗要加设纱窗,及时清粪,定期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净化,防止蚊蝇鼠等滋扰及外部寄生虫,消灭疫病传播;三是在饲料中按44毫克/公斤添加维生素C,防暑降温,增强鸡群的抗病能力。
省畜牧兽医局供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