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浙江种植业

利用阴雨间歇

单季晚稻要抓紧栽插

  6月7日入梅以来,全省出现连日降雨天气。连续降雨已对单季晚稻移栽和大田管理造成不利影响。据浙江省气象局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将导致我省气候的异常性和不确定性,今年6-9月我省降水呈正常偏多、阶段性集中的特点;出梅在7月中旬中后期,比常年偏迟;梅雨量350-400毫米,比常年多。预计今年梅雨洪涝灾害偏重。为减轻梅雨灾害对单季晚稻生产的影响,要及时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未种田块应抓紧移栽和播种。尚未移栽的单季晚稻,特别是机插育秧的杂交晚稻和常规粳稻,要抓住近日雨势减弱、天气转阴或多云的时机,尽快移栽秧苗。有的秧苗已经超龄,小雨天气也应移栽,栽前尽早排除秧沟水,或先起盘放置在避雨处,沥干盘土,以利提高机插质量。直播栽培要抓紧做好大田播种。
  2.水分管理宜少灌多排。大田积水较深,且近日将栽插的田块,要放浅田水后栽插,防止深水插秧造成浮苗和淹苗。移栽后浅水护苗2-3天,稻苗扎根活棵,在施除草剂和分蘖肥前,应抢无雨天气适当露田,促使土壤通气、根系下扎。5月底6月初移栽的大田,雨天开好平水缺,防止稻苗深水灌水抑制发棵和根系生长不良。近日天气有所好转,积水较深的田块要及时排浅田水,结合追施分蘖肥,使田块有个自然落干露田的机会。大田要尽早开挖丰产沟,以利排水畅通并用作操作道。整个梅雨季节,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根据降雨预测,尽量做到少灌多排,雨天排,无雨天露,既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又防止长期深灌,从而促进根系、茎叶和分蘖正常生长。特别是群体够苗后,更要做到及时排水搁田;雨日多、雨量高的天气要尽量多排水、多露田。
  3.肥料施用要适时适量。大田前期施肥主要是为了满足根系、叶片和分蘖生长,特别是促进早发分蘖和在播种后40天左右及时够苗。但前期稻苗生长量较小,需肥量也较小。一般大田底肥施用偏多,因此可在移栽后7-8天施分蘖肥。分蘖肥氮肥量一般占总氮量的30%-40%,分1-2次施用。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肥料流失,尽量避免在中到大雨前施肥,一次氮肥施用数量每亩折尿素5-7.5公斤,防止施用过多。适当增施钾肥,前期每亩施钾肥折氯化钾10公斤左右。如因连日降雨不能及时施肥,待雨停或小雨天气放浅田水补施。前期分蘖肥用量不足或流失过多的田块,够苗后不宜大量施肥,只能施少量肥料促进平衡生长,防止无效分蘖旺长,群体过大。这类田块穗肥可提前到主茎倒5叶龄施用,通过合理施用穗肥,提高成穗率和促进大穗形成来弥补有效分蘖不足。 毛国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