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通过“精准定位”、“精准扶持”、“精准对接”等举措,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到2015年底,该县将实现整县脱贫,实现基本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选准扶贫对象,是松阳县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环节。今年,该县依托覆盖全县401个行政村及9个社区、57个部门和117家企业的“民情地图”电子信息系统,制作农户基本情况检索系统和扶贫重点人口档案信息平台,全面、直观反映贫困人员基本情况和帮扶信息,实现帮扶对象精准定位。
据县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今年已将 5801户年收入在4600元以下的农户确定为低收入农户。根据这些农户增收缺门路、缺资金、缺技术的实际,县里为他们建立了“脱贫档案”,制定了“脱贫计划”。一方面,对老、弱、病、残等增收确实有困难的低收入农户,县里将其纳入“低保”范围予以扶持;另一方面,结合各村生态优势,引导农民通过规模化经营,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来料加工、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并加大金融扶贫、搬迁扶贫等力度,增强低收入农户“造血功能”。目前,该县已累计发展村级资金互助会60个,田园乡村惠农担保互助社14家,发放茶园抵押贷款近2.05亿元,累计异地搬迁高远山区农民2.43万人。
作为配套机制,该县还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乡镇(街道)、社区、扶贫重点村等制度,实行“一户一策一干部、一村一计一部门”的结对帮扶机制,逐户明确产业扶持项目、技能培训内容和帮扶人员,实现产业项目、技能培训和帮扶人员精准到户,并做到“农户不脱贫、干部不脱钩”。
陈碧鑫 沈爱兰 邱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