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论坛

以“两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   □杨建明
      近年来,湖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前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业“两区”建设为主平台主抓手,全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到去年底,全市已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59.93万亩、现代农业园区45.2万亩,形成了百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规模,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抗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初具雏型。
    坚持规划引领,着力解决“在哪里建”的问题
      高标准规划农业“两区”建设是高起点建设农业“两区”的基础。根据省“两区”建设大纲和要求,我们结合湖州实际,与全市美丽乡村创建和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统盘考虑,提出了湖州市现代农业园区“121”建设工程(到2015年全市建成10个现代农业综合区、20个主导产业示范区、10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和81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到2018年全市将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81万亩,整体达到亩产吨粮的生产能力,其中到2015年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60万亩)建设目标,及时抓好规划编制工作,以规划引领现代农业“两区”建设。
      在规划建设点时,湖州各县区共制定了 11个现代农业综合区、71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192个特色农业精品园的建设方案。围绕全市规划大纲,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逐年建设、滚动发展的原则,细分年度建设计划,有序推进农业“两区”建设。
    坚持产业为本,着力解决“怎么建”的问题
      湖州按照“设施为先、科技为要、产业为本、创新为源”的思路建设“两区”,把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两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把农业“两区”建设与土地综合整治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土地连片经营问题;把农业“两区”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把农业“两区”建设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起来,着力确定农业“两区”的建设标准。
      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一是按产业组建由1个高校科研单位专家团队+1个本地农技推广小组+若干个经营主体组成的产业联盟,创立了“1+1+N”的新型农技推广模式,基本实现了“两区”建到哪里,农技推广联盟服务到哪里的目标。二是在各级产业技术联盟中,我们聘请10多所省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05名专家担任首席专家组成员,选配了206名市、县区农技人员作为本地农技推广组成员,组建了一支农科教结合型专家团队。三是建立专家岗位目标责任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有效激发大批教授、专家走出高校院所,带着项目和成果驻企业、进农户,开展新品种的繁育与示范推广,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2014年,全市引进新品种179个、推广新技术29项、应用新模式37项,组建了3个农业科技创新团队。
      大力培育主导产业。我们对湖州农业产业进行了全面分析归类,提出了“4231”产业培育计划,即大力发展特种水产、蔬菜、茶叶、水果四大优势产业,稳定提升粮油、蚕桑两大传统产业,优化发展畜牧、笋竹、花卉三大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这一新兴产业,对不同产业提出了不同的培育发展要求。2014年,全市特种水产、蔬菜、茶叶、水果、畜牧五大特色优势产业产值160.8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0.1%;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产值达10.9亿元。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积极鼓励专业大户联合起来,建立集“机耕、机插、机收、植保”等为一体的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着力解决分散的一家一户规模经营难、经济效益低的问题。积极创新农业金融服务,深化银政、银农合作,着力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贷款难、抵押难、担保难问题。
    培育规模主体,着力解决“谁来建”的问题
      强化政府主导。农业“两区”建设与以往的农田基本建设不同,它不仅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更要突出产出效益。因此在建设推进中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要创新建设管理理念,坚持以工业的理念、开发区的模式、抓项目的办法,狠抓农业“两区”建设。
      培育规模主体。积极鼓励种养大户发展家庭农场,着力引进工商资本参与农业“两区”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市已登记注册家庭农场648家;已有200多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投资农业“两区”建设,大大加快了建设进程,提升了农业“两区”管理水平;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 1617家,61%的农户加入了专业合作社,大大提高了农民组织化水平。
      培育职业农民。一是与浙江大学合作建立了全国首家农民学院,整合浙江大学、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大、社区大学、乡镇成校和农技推广中心等教育资源,建立“省市校乡、农科教技”四合一的教师队伍,强化实用实效,鼓励创业创新。二是依托农民学院,扎实推进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建立职业农业培育机制,探索建立市县(区)联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民自主选择专业、省市县乡专家授课、技能+创业统筹、培训与认定结合、产业政策配套“七位一体”、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十大职业农民培育典型模式之一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湖州模式。三是全面实施农民专家培养工程,围绕粮油、蔬菜瓜果、茶叶、蚕桑、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加工和农业机械作业等8个领域,评选出100名“湖州农民专家”,有力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作者系湖州市农业局局长
    水果联盟专家现场指导葡萄管理技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