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本报讯 省气象台5日发布消息说,我省将于7日入梅,比常年提早一周。
据省象台监测,6日,江南雨带南压至福建、江西南部、广东一带,我省以多云天气为主;从7日起,主雨带将北抬至长江流域,我省因此入梅。受梅雨带影响,7日开始我省将有3-5天的明显降雨过程,部分地区有大雨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雨量一般达80-120毫米,浙西和浙北部分地区以及山区可达200-300毫米,将是我省入汛以来最强的大雨暴雨天气过程。
由于此次降雨过程时间较长,强度较强,范围较广,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加上5月以来我省降水偏多,土壤水分含量大,局部地区江河水库水位偏高,遇强降水极易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连续暴雨地区还可能出现城乡积涝,省气象部门提醒各地加强防范。
据了解,我省常年平均入梅时间是6月14日,今年入梅提前,或与厄尔尼诺事件有关系。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赤道中东太平洋持续增暖,海温偏高1.4℃,已发展成为1951年以来第9次中等以上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目前,厄尔尼诺事件仍在加强发展。根据历史资料分析,厄尔尼诺事件容易引起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我省出现较为异常的天气气候。
入梅后,我省各地气温普遍上升,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为29-32℃。7日至9日正值一年一度的高考,其间,全省最高气温一般为26-29℃,最低气温为20-23℃。气象部门提醒有关地区和部门及考生,关注天气情况,提前采取措施,尽可能减轻强降雨给出行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