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消费

投诉多 维修贵 索赔难

选购小家电要谨慎

  近日,中消协公布一季度消费投诉热点,家用电子电器类产品投诉位居前列。其中,电风扇、吸尘器、电暖器、加湿器等小家电的投诉尤为突出。据中消协分析,小家电产品投诉其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在批发市场、地摊等销售的小家电质量参差不齐,大量产品属于“三无”产品,产品功能和指标不符合国家统一标准,部分产品缺少3C认证标志,售后服务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山寨品牌误导消费
  近年来,小家电市场“山寨名牌”现象长盛不衰。仿冒企业大多在香港注册,然后以授权、监制、委托制造等名义在国内生产销售,通过在商标和厂址上故意做些细微修改,混淆视听,误导消费者。
售后服务难以保证
  小家电产品准入门槛不高,更新换代频繁,因此厂家规模小数量多,售后维修站点较少。同时,消费者对各种小家电的需求日趋旺盛,对售后维修的需求也大幅增长。有的维修点除了使用生产企业的零配件以外,技术人员根本未经过厂家培训,企业和售后网点就是一种代营代管的关系。这种情况造成小家电的生产、销售、服务脱节,虽有管理和服务制度,却不能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距离消费者的实际需要相差甚远。
维修价格高
  不同品牌的小家电产品价格差异较大,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有的消费者贪图便宜,购买低价小家电产品,但是修理一次的费用接近购买价格,甚至更高。此外,同一故障在不同维修点给出的维修价格不一样,即使同一个维修点,价格也时有变化。大多数消费者权衡购买与修理的费用差额、修理所要付出的精力等,往往被迫放弃维修。
安全事故索赔难
  靠电池驱动的小家电产品一般很少出现安全问题,而靠电源驱动的小家电,有的产品因为质量安全系数不高,则会引发重大的人身伤害事故。面对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消费者普遍感到投诉难,索赔更难。当消费者投诉时,经营者往往要求消费者出具专业机构给出的鉴定报告。小家电新品迭出,有的没有可依据的国家检验标准,有的检验成本过高,有的检测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提出的检测也不接受,使得消费者无法有效维权。
任震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