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余姚市泗门镇夹塘村,26岁的大学生“村官”汪艇艇正在果园里忙碌着,给葡萄整枝、给樱桃除虫、给猕猴桃授粉、给水蜜桃疏果……看着这些在盐碱地上试种的果树都结下了果实,汪艇艇的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
2013年6月,大学刚毕业的汪艇艇就回到了家乡,被聘任为村文化员。当时他的父亲正好向村里承包了280多亩土地,准备建一个家庭农场。汪艇艇就向父亲提出了试种猕猴桃等水果的想法。他说:“如果在盐碱地里试种成功,就推荐给周边村民种植,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自己的想法得到了父亲的支持,汪艇艇就信心十足地开始了试验。他先后从外地采购了猕猴桃、樱桃、葡萄、水蜜桃、蟠桃等果树,试种在自家的农场里。汪艇艇说:“樱桃和猕猴桃比较喜欢在山地里生长,但盐碱地并不适合它们生长,所以我千方百计让樱桃和猕猴桃适应在盐碱地里的生长。”
然而,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为把盐碱地土质改良成山地土质,汪艇艇不知道搞过多少次试验。其间,他一方面向有经验的果农请教,另一方面在书本上寻找实践知识。经过近3年的不懈努力,汪艇艇终于试验出了用山沙、砻糠、黄泥、稻草和农家肥混合的土质,从而适应樱桃和猕猴桃等果树的生长。通过土质改良,目前种下的果树成活率达98%以上,去年投产的100多亩葡萄也实现亩产值1万余元。
如今,汪艇艇的“艇之梦”家庭农场正在申报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并申请了“谢阁老”商标。看着丰收在望的果园,汪艇艇信心满怀。他说:“目前来讲,樱桃和猕猴桃盐碱地里种植试验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接下来,我将在盐碱地里扩种樱桃和猕猴桃,将来也将发展观光采摘游这一块,努力发展我们泗门的旅游农业。”
王文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