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美华
这几天,湖州南浔田娘粮油专业合作社渐渐忙碌起来,两台马铃薯收获机向百亩春马铃薯展开强大“攻势”。该合作社社长沈良告诉记者,这批春马铃薯于今年1月初播种,比常规种植方式提早10-15天收获,预估亩产在2000公斤左右。
这片湖州市南浔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方位于南浔区善琏镇港南村,2月中旬垄面覆土,小拱棚膜覆盖,3月中旬拆除小拱棚。
据湖州市南浔区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姚学良介绍,这片示范区的马铃薯采用全程机械化种植,包括机耕、机播、机培土、机械割青、机收马铃薯五个环节。头年12月上旬水稻收割后,马上用拖拉机犁耕深翻,利用冬季低温冻晒,经过冻晒的土壤病虫害少,拖拉机旋耕后颗粒小,这样既便于1月份马铃薯机械化播种作业,又利于马铃薯生长。播种前两天,进行马铃薯切块,每块重30克左右,至少要带一个芽眼。每50公斤晾干薯种块用滑石粉500克和75克代森猛锌拌种。开沟、下肥、下药、播种、起垄、覆地膜等工序,由马铃薯专用播种机一次完成,一台机器一天可播20亩左右。亩用种薯4800块,施用三元复合肥100公斤,辛硫磷颗粒剂3000克。播后40天左右,大部分薯芽快顶到膜时,用开沟培土机,将沟土覆盖垄面2-3厘米厚,马铃薯苗会顶破覆膜,自动出苗。这种方式具有不烧苗、省工、保墒的优点。收获前,使用马铃薯割青机把马铃薯地上部分茎叶打碎,作为绿肥全量还田。随后,有专门机械代替人工,完成马铃薯收获。
据了解,湖州市南浔区开展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已经有两年,面积保持在100亩左右。去年,示范方春马铃薯亩产达到1850公斤,按照当时每公斤1.7元的收购价,亩产值在3145元左右,比常规种植增产300公斤,亩成本减少300元,亩增收800元。
记者从省农技推广中心了解到,我省目前马铃薯种植面积达90万亩,主要以春马铃薯为主,秋马铃薯面积在15—16万亩。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能较好地解决规模化种植的劳力荒。近两年来,省里在兰溪、萧山、定海、南浔等地开展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试点,效益不错。产量高的地块,亩产可达2000公斤,以每公斤2元的收购价计算,亩产值可达4000元,除去成本2000元,一季春马铃薯纯收入就有2000元。同时,省农技推广中心还大力推广“稻—薯”轮作模式,既解决了季节矛盾,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这一模式将逐步在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