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桥段是不是似曾相识:交通事故发生,肇事司机撇下伤者逃逸……
这样的故事是不是耳熟能详:老人在路上发生意外,家属揪住当事人漫天要价……
不久前,发生在舟山的一起交通事故的当事者双方,却演绎了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
从事调解工作将近30年的陈方兴说,肇事的年轻人有担当,受害人家属有气量,难能可贵。
小三轮倒车发生意外 百岁老人应声倒地
今年29岁的徐华诚从安徽老家到舟山打工已有两年了。2014年初,他用打工攒的钱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没有上牌照,每天四处接活,帮人送货。
2014年9月的一个午后,徐华诚接到了一个给香烛店送货的活,店铺在沈家门街道一处窄小的弄堂里。
徐华诚凭着经验,娴熟地倒着车。他没想到,在距离小三轮后方不远处,有一位老人正好在散步,自己的车子和老人撞了个正着,这一撞,老人再也没有起来。
老人姓汪,倒地之后,后脑着地伤得不轻,徐华诚彻底傻眼了。但那一瞬间,他丝毫没有逃避的念头,而是急忙拨打了110和120。
随后,老人被送往医院。20多天的抢救还是没能留住老人,老人于10月10日离世。
交警对事故进行了认定:徐华诚承担全责。
那几天,徐华诚虽然一直在惶恐中度过,但还是表现出了一个男人应有的担当。
老人出殡那天,徐华诚主动和他的家属联系,表示想去送老人一程。他翻遍自己的抽屉和衣服,凑出500元钱,给老人的家人送去。
因在舟山没有什么亲戚朋友,身边也都是些收入不高的工友,在取保候审期间,徐华诚一直在努力筹钱,但还是杯水车薪。而在这个过程中,老人的家人也表现出了最大的宽容。
诚信致歉换来宽容相待 意外事故获得圆满结局
今年春节后,这起交通事故民事赔偿的部分,从交警部门转到了普陀区矛盾纠纷综合调解委员会。负责调处这起纠纷的是调委会资深调解员陈方兴。他说:“我干调解工作也快30年了,什么样的事情都处理过,什么样的当事人都打过交道。但像这次这样的,还真不多见。”
调解约定在3月17日,离事故发生正好是半年时间。
老人的小女儿汪凤琴也已63岁了。她提到了老人出殡的那个细节:“小徐这孩子也挺实诚的。我爸爸出丧,他一定要来,说送送爷爷。我说算了,家里人多,情绪激动怕起冲突。但他还是很坚持,又送了500元,一直跟我们道歉,说对不起。”“我知道你们都是好人,你们看这样行不行,你们多给我几年时间,我以后每个月还您500元钱。”徐华诚请求说。
陈方兴看他很有诚意,赶紧帮着做汪家人的工作:“小徐这个打算,想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是这起纠纷的赔偿,按照标准来说最少要30万元。他家里的情况也的确比较困难,上有父母要养,妻子没有工作,小儿子刚出生,大女儿又马上要上学,实在也不容易。你们在之前的半年里,一直都很宽容,现在能不能把要求降一降,也算是给小伙子一次机会。”
几番沟通之后,汪凤琴代表家属表了态。汪凤琴说,其实来之前,他们就商量好了,只要求小徐把父亲住院期间的医药费赔偿好,就可以了。
听到这里,徐华诚感激不已,连声道谢。老人的医药费总共花了3.1万余元,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时,徐华诚自愿支付3.5万元。
日前,徐华诚把余下的8000元钱交到了汪凤琴的手上,临走时许下承诺:“阿姨,往后你们家人有什么需要我出力的事情,尽管给我打电话。你们对我有恩,我一定会报答。”
徐华诚说,直到现在,老家的父母和妻子还不知道这件事情。他感谢汪家人的宽容,也感谢身边朋友的仗义。3.5万元的赔偿款,大部分都是借来的。他打算用5年时间,每个月攒下500元钱,把钱还清。
从30万到3.5万 一次“有爱”的调解
调解得以“依法”为前提,以这起纠纷为例,各项赔偿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按照2015年浙江省交通事故最新赔偿标准,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方式是:
40393元(2014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75周岁以上按照5年计算)=201965元;
丧葬费是按照“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6个月总额计算”,算下来,是22256.5元;
3.1万余元的医药费和3000余元的护理费,都有明确的票据凭证。死亡赔偿的精神抚慰金,通常在5万元左右。
这些费用加在一起,还不算交通费之类的开销,总数已经超过了30万元。
这起纠纷最终能以如此低的赔偿达成一致,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善意,是一个挺让人感慨的圆满结局。(文中当事人除调解员外均为化名) 陈岚 俞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