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龙游县东华街道方坦村的连片食用小竹笋基地里一片忙碌,砻糠覆盖的竹园里长出了一株株小竹笋,员工们正忙着挖笋。一旁的生产用房内,笋农郑树有则将刚挖出来的鲜笋称重、包装。
郑树有说,去年11月,他的18亩小竹笋基地,采用砻糠覆盖技术后,今年元旦前后就能挖笋,目前已挖了2.5万公斤,“春节前的价格不错,刚上市的时候卖到每公斤36元,后来一直稳定在每公斤40至50元,现在每公斤也有14元,已卖了45万多元。”
龙游县有食用小竹笋面积1.2万余亩,县里还成立了小竹笋产业技术协会,现有会员152名,主要由小竹笋种植大户、销售经纪人、加工企业主等组成,形成了“基地+农户+企业+市场”的产业链。
龙游县小竹笋产业协会会长韩建华介绍,该协会引导农户正确推行砻糠覆盖新技术,使鲜笋的上市时间提早两个多月,从而提高了竹林的产量和效益。为解决小竹笋“卖难”问题,协会又推行“五统一”服务体系,即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指导与培训、统一“龙有”牌商标、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协会每年举办6期技术培训班,受训1000多人次。目前,会员的人均年收入达16500多元,还辐射带动1722户农民种小竹笋增收。 胡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