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倒春寒”推迟了春茶开采

  □本报记者 徐琳
  虽然还是早春时节,但江南已经飘起了茶香。自从我省第一篓春茶“乌牛早”2月13日在浙南茶叶市场上市后,其他春茶也陆续开采。据省农业厅茶叶专家罗列万介绍,受元宵前后倒春寒的影响,今年春茶的生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总体不会减产。
  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春茶在我省茶叶生产中,产量占到六成左右,所以每年春茶上市,总是特别受关注。“白叶一号”、“乌牛早”、“迎霜”、“龙井43”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广的四大茶树无性系良种,约占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总面积的70%。根据品种特点,今年这场倒春寒,对“乌牛早”影响最大。“眼下,除了浙南茶区春节前就有乌牛早开采外,浙中北地区也已经陆续开采。新冒出的乌牛早茶芽受这波冷空气的冻害,是在所难免的。”罗列万表示,“春茶的冻害受区域、品种、海拔、地理小气候等综合因素影响。总的来说,这场倒春寒,对浙南的温州、台州等地的茶芽已经萌动的春茶有所影响,但不会造成减产,反而对春茶品质有益。”
  近期气温有所回升,翁家山、龙坞等西湖龙井产区的茶园里已经可以看到采茶工的身影。转塘长埭村茶农金阳煜家的“龙井43”茶芽冒了头,他心里盘算着要给茶园搭上架子盖上遮阳布挡挡霜雪,“西湖龙井已经开始零星采摘,不过大规模开采预计要到3月20日以后,所以还是需要做好防冻措施。”“开春后,茶叶需要经过5-7天8℃以上的天气,茶树才能发芽萌动,进入采摘流程。如果这段时间,天气晴好,当年的春茶品质就会比较好,如果遭遇连续阴雨天气,茶叶品质就稍显逊色。”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种植工程研究中心韩文炎研究员说,“雨水天气会减弱茶树的光合作用,减少氨基酸、茶多酚等有效成分的积累,茶叶的口感会变淡;阴雨天采摘的雨水叶,炒制而成的茶叶颜色会偏暗;反之,如果天气晴朗,茶叶的香气会更浓郁、滋味也更醇厚,品质会更好。”
  据了解,受天气影响,今年温州、丽水等地上市的早茶产量较往年同期有所减少,价格较往年上涨10%左右;浙南、浙中等地上市的春茶青叶,目前价格为每公斤240元左右,之后大批量上市的春茶,预计价格与往年持平。
■相关新闻
萧山茶叶收购用上刷卡系统
  杭州金峰茶叶专业合作社是萧山区一家规模比较大的茶叶专业合作社,与往年不同的是,这家合作社今年春茶实行“刷卡收购”。该合作社为5000多户农户开发了一款IC卡,只要一刷卡,上面可显示农户的姓名、收购茶叶的品种、数量,有记账功能。“以前靠手工登记,很麻烦,现在采用刷卡系统后,个人信息、收购的茶叶品种数量、单价都会显示出来,提高了茶叶收购的效率。”合作社负责人徐金峰表示,这样每一罐茶叶来源于哪个茶农,一清二楚,便于追溯源头。 钟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