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看金华怎样打造放心农产品

  前不久,由金华市农业局组织开展的“2014年放心农产品示范基地”放出榜单,全市69家农业生产主体获此称号。这些基地之前均已取得“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再获“放心农产品示范基地”可谓锦上添花。
“产出来”的安全最让人放心
  卢人法是磐安县小春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已和蔬菜打了10多年交道。他的事业转型就和食品安全有关。
  卢人法原是一家蔬菜配送公司的老板。2009年的一次食物中毒事件让他意识到,要确保蔬菜的安全和新鲜,必须自己创办蔬菜基地。
  现在他不仅在自己的双溪蔬菜精品园中实行标准化生产,而且整个合作社都必须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实行安全农产品的操作规程。“我们有种植标准的操作规程,还有农药使用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卢人法说,每个社员都要严格遵守规程,按标准种植,按标准上市。“基地每天送出去五六吨蔬菜,我们坚持每个批次都自检。”卢人法说,当地农业部门对农产品安全的监管非常严格,一旦一年内两次查到不合格产品,该生产单位就会被列入黑名单,取消相关项目申报和资金补助等扶持政策。“这对生产企业来说触动很大。”“蔬菜安全首先在于健康的生产方式。”婺城区然兰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盛福建道出了多年种菜的心得。他的诀窍是,用好有机肥。“如果用得好,就能提高蔬菜自身的免疫力、抗病力,用药的次数和数量自然就减少了。”盛福建说,至于怎么用,都是他一点一滴摸索出来的。
  在盛福建的基地,黄板、防虫网、灭蚊灯等绿色防控技术的使用,也让他的蔬菜少用农药。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零容忍”
  据金华市农业局质监处负责人介绍,去年,该市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8.74%,总体上稳中有升。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管出来”的安全。
  去年,浦江县金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金士贵切身体验了什么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采摘前,我们都要进行质量检测,检测情况上传至全省种植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数据上传后就无法更改。”金士贵介绍,对于检测合格的农产品,会贴上二维码,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一下,就能看到产地、农事操作记录和销售记录。
  现在,通过省农业厅的官方网站平台,消费者已经可以输入产品的追溯代码,查询进入系统的产品的详细信息。目前,金华市已有14家企业信息上传这个平台。2014年,全市144个涉农乡镇(街道)已全部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并配有专人管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我们始终坚持‘零容忍’。”金华市农业局副局长王培涨说,针对辖区内易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行业、品种以及监管的薄弱环节,农业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了一系列农业执法行动和质量监督抽检活动,严厉打击农产品生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遏制有毒有害农产品不出基地、不流入市场。去年7月,金华市某农资有限公司经营含隐性成分(克百威)农药和某蔬果专业合作社使用含隐性成分(克百威)农药,分别被金东区农林局立案查处,并取消了该合作社当年支农财政政策的扶持;东阳市两菜农也由于使用克百威等违禁农药分别被判处6个月与9个月有期徒刑。
  王培涨说,相对取消政策扶持而言,严厉的处罚增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成本,体现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决心。
优质农产品如何做到优价
“在市场上,我的蔬菜每公斤批发价都能高别人1元左右。”盛福建对基地的蔬菜充满自信。但他介绍,价格上的优势并不是因为它们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而是顾客觉得他的蔬菜口感更好。而在生产过程中,出产安全农产品的投入更大,比如,他实施的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必须在现代化的农业设施中才能进行。“我们将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放心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提高放心农产品示范基地的知名度,让更多的市民亲身体验放心农产品生产过程,提高消费者对放心基地农产品认可度。”金华市农业局局长吴国平说。
  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在投入上更大,理应得到更大的回报。金华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联手有关部门探索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安全追溯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同时为放心农产品搭建良好的销售平台,在其品牌和包装上增加辨识标志,以区别于一般农产品,提高认证农产品及相关品牌的知晓度与市场认可度,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黄晓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