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法制

一段险些断送的亲情

  “他不孝啊!我们老两口的心都被他伤透了!”坐在小凳子上的刘大爷愁眉紧锁,边说边将手中紧握着的拐杖往地上捣,而一旁的老太太则是不住地叹气,不时地用衣袖擦拭着眼泪。
  两位老人均已年过七旬,可就在这最害怕孤独、最渴望儿孙陪伴的年岁,他们却毅然选择与养子决裂,而解除这场收养关系的导火索竟然只是因为养子刘明按照农村风俗给刚过世的生父戴了孝“烧了七”。
  他们的故事还得从40年前说起。由于婚后长期未能生育,刘大爷夫妇便从同村一个村民家抱养了一个3岁的男孩,取名刘明。由于生活在同一个村子,刘明从小就知道自己的身世,不时也会跑去亲生父母家玩耍。随着刘明渐渐长大,刘明再去亲生父母家时,刘大爷夫妇的心里就越来越不是滋味,为此双方还发生了多次争吵。不久前,生父去世后,刘明按当地儿子的标准给生父戴了孝,“烧了七”。这下可彻底激怒了刘大爷夫妇俩:“都给别人当孝子了,还算咱儿子吗?”一怒之下,老两口起诉到法院要求解除双方的收养关系。
  早已身为人父的刘明得知此事无奈地表示:“我明白他们把我拉扯大不容易,顾及他们的感情,平时我也很少去亲生父母家。但毕竟死者为大,我为生父尽孝他们也应该理解。没想到如今闹到这地步,他们若真要铁了心解除关系,我也没啥可说的。”
  庭审中,刘大爷夫妇语气坚定地表示要解除收养关系,刘明则简洁明了地应了声“同意”。但主审法官认为,双方共同生活了几十年,是有深厚感情的,如果就因为这件事一时气不过就断了多年情分,实在太可惜。法官并没有当庭判决双方解除收养关系,而是宣布休庭做起了“和事佬”。“老人家,孩子是不是亲生的不重要,孝顺才是关键!像刘明这样,常年在外奔波,却还能不时地带着媳妇孙子回来看望二老,给你们钱花,给你们买营养品,这哪里比亲生的差呀?”主审法官意识到,老人既然把戴孝之事看得这么重,那对姓氏问题同样会很在乎!于是顺势分析道:“那毕竟是刘明的生父,给他戴孝烧七正说明您儿子有情有义呀!将来对您二老只会更好!再者说,这烧七又咋了,刘明不还是跟您姓,孙子不也是您老刘家的子嗣嘛!”这话果然说到刘大爷的心坎儿上了,刘大爷夫妇听到这里态度很快转化了,低声说:“咱这一闹腾肯定伤了孩子的心,他会不会记咱俩的仇呀?”“儿子怎么会跟父母记仇?”法官招呼在外的刘明进屋,指着他对两位老人说:“老人家,你家刘明是个孝子。只要您二老同意撤诉,他就同意和好!”“我们撤诉,我们撤诉!”老夫妇俩笑逐颜开地在撤诉申请书上按下了手印。一段险些断掉的亲情最终圆满结局。 周陈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