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当前,“向东看”正在成为世界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新气象。中亚、中东和非洲等地区都在积极加强与中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国际观察人士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犹未完全消除,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背景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仍保持着稳健增长。同时,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推动中国梦和世界梦比翼齐飞。
正因如此,世界多国纷纷“向东看”。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推动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的努力得到广泛认可。
中亚:
期待拓展对华经贸合作
近年来,在西方国家新干涉主义抬头、中亚地区恐怖主义威胁增加和阿富汗未来安全局势堪忧的背景下,中亚国家同中国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明显加强,双边关系逐步升级。
2011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12年,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
2013年,中国分别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
此外,中国同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也不断拓展。中国已成为中亚国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特别是中亚能源出口国加强了同中国的能源合作,增加了对中国的能源出口。
中亚国家与中国在高科技、农业、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也在增强。中亚国家希望吸引更多中国投资,中国已成为中亚国家主要投资来源国之一。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方面,中亚国家相对落后,资金缺乏,希望强化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因此,中国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得到中亚各国积极响应。
另外,由于西方不断加强对俄罗斯制裁以及俄经济下滑给中亚各国经济造成不小冲击,中亚各国更期待同中国等亚洲国家加强经贸合作,抵消西方同俄罗斯关系恶化给中亚带来的消极影响。
阿拉伯国家:
中国经验大可借鉴
自西亚北非发生剧变以来,阿拉伯国家也在加紧“向东看”。近几年来,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已成为维系中阿关系的重要纽带。
近年来,阿拉伯国家同中国等亚洲国家的经贸交流取得显著成果。以埃及为例,中埃经贸交流近几年来增长迅速,201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
自塞西2014年6月就任总统以来,埃及政府着力振兴经济,重视吸引中国投资,引资方式比以往更多样,推介活动也更频繁。埃及专门成立了由总理领导、多名部长参与的中国工作小组,以推动与中国开展政治、经济等多领域合作。
分析人士认为,阿拉伯国家“向东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中国始终奉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和平外交政策。其次,阿拉伯国家渴望不以牺牲国家主权为代价的全面发展,这与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产生共鸣,中国的一些经验对阿拉伯国家具有借鉴意义。第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中东政策使一些阿拉伯国家逐渐认识到,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层面严重依赖西方隐患多多。
非洲:
中国具有榜样意义
除中亚和一些阿拉伯国家外,非洲一些国家近些年来也纷纷“向东看”,积极发展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关系。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外交和国际关系学院高级讲师马卢基表示,过去几十年里,肯尼亚乃至非洲大陆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健康互惠的良好关系。中国的改革触及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各层面,对肯尼亚等非洲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马卢基认为,目前,包括肯尼亚在内的一些非洲国家正借助中国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个繁荣的中国对肯尼亚等非洲国家而言是一件好事。更重要的是,中国通过改革提升了外交形象,为非洲各国树立了榜样。
内罗毕大学世界经济系高级讲师伊基亚拉说,为进一步提振经济,最近几年,中国着力改变过去过度依赖外国市场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转而通过刺激内需拉动经济。中国进行的改革对包括肯尼亚在内的非洲国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目前,中国正在帮助非洲建立铁路网、公路网和局部航空网,其中包括肯尼亚的蒙巴萨—内罗毕铁路。
(据新华社 闫亮 包尔文周良 田晓航 丁小溪/文 2014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