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法制

父亲的遗嘱老大不认账

调解员走村入户做足功课巧断家务事

  •   八旬老父生前立下遗嘱,将其积蓄做了分配。老人去世安葬后,母亲拿出老伴的遗嘱,想当着孩子们的面分配遗产。谁知家中老大竟说,钱都用完了。
      几十万元的遗产,说没就没了?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可象山县石浦镇调解员张生贵就在近期断了这么一桩家务事。
    八旬老父病榻前留下遗嘱
      象山的李福宏老人膝下有两儿两女。由于身体不好,从几年前开始,老人就住进了当地一家敬老院。而老伴则轮流在几个子女家中居住。孩子们也都孝顺,隔三差五会去敬老院看望父亲。
      今年5月,李老伯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住进了医院。一个多月后,他打算安排一下身后事,以免几个孩子今后产生纠纷。
      6月30日,李老伯叫来了家族里几个信得过的亲戚,又叫上子女中的几个,当着亲人们的面,立下遗嘱:将自己的5万元存款以及外借他人的25万元,平均分成4份,留给4个子女和大孙女。其中,两个儿子和大孙女各占一份,两个女儿共占一份,抚恤金等全部留给老伴。
      李老伯的遗嘱由他本人和3个作为见证人的亲戚签字后,交给老伴保管。
      可是,老人的良苦用心,还是没能避免纠纷的产生。
      李老伯的丧事办完不久,老母亲把4个子女叫到一起,想当着大家的面,按照遗嘱进行分配。
      因为李老伯生前的财产一直由大儿子李华生保管,所以分配遗产的第一步,得让大儿子交出手中的“权杖”。可是,令大家感到意外的是,大儿子李华生用手掌往遗嘱上一盖,说:“钱都用掉了,没什么好分的了!”
      12月1日,老人去世后一个月,李家人来到石浦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这起遗产纠纷。
    首次调解,遗嘱真实性遭老大质疑
      调解这桩“家务事”的,是石浦镇调委会调解员张生贵。显然,问题的关键在老大身上。第一次调解时,张生贵先让李华生发表意见。“我爸爸的5万元存款,在他住院和办丧事时都用完了。至于外借的那25万元,也早就取回来了。我前阵子做生意资金周转不过来,就用了这笔钱。后来生意赔了,我也拿不出钱来补上。现在遗产都没了,也就不必再分了。”老大的这番解释,让其他几个兄弟姐妹无法接受。
      在他们看来,父亲每个月有3000多元退休金,住院也有医保,根本花不了多少钱。平时子女们去看望时,也多多少少会给老人一些钱。办丧事要花钱是没错,可办丧事请亲戚朋友吃饭,收的礼金也不少。这5万元存款,不可能用得精光。至于外借款被大哥用光了,他们更是愤愤不平,坚持要按遗嘱来分配。
      受到弟弟妹妹们的围攻,李华生开始倒起了苦水:“立遗嘱时,我没在场,其他几个兄弟姐妹倒是都在,这样对我很不公平啊!当时,我爸爸已神志不清了,而且这份遗嘱上面,虽然有他的签名,但内容都是打印的,我怎么能确定这个遗嘱是真实有效的呢?”
      第一次调解就这样不欢而散。为了能顺利解决这起纠纷,张生贵做起了“功课”。他先来到李老伯生病时住的医院,找到了当时的主治医生,从医生口中得知,老人立遗嘱时神智清醒。
      随后,张生贵又来到李家人所在的村里,向老乡们了解情况,得知这家人平时关系和睦,几个子女家里的条件也不错。之后,张生贵又找到司法所法律专业工作人员,把和遗嘱相关的法律规定好好梳理了一番。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他再次召集了李家人来到调解室。
    二度调解,调解员有备而来
      “首先,我来解答一下老大对于遗嘱真实性的质疑。”张生贵说,“医生已证明,李老伯在立遗嘱时神志清醒,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且,遗嘱上有3个见证人的签名,这3人都是和事情本身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这也符合法律规定。老大当时在不在场,并不影响遗嘱本身的效力。”
      接着,张生贵话锋一转,又抛出了一个李家人先前没有考虑过的问题。“李老伯的遗嘱,是对他30万元的遗产做分配。事实上,这30万元是他和老伴的夫妻共同财产。按照法律规定,他只能分配其中的一半,也就是15万元。”
      张生贵的话,让场面一下子有点冷清。此时,一直在一旁沉默不语的李家母亲主动表了态:“当妈的,只想子女和和睦睦的。这15万元,我不要了,只要老大愿意把多占的钱拿出来,我同意按照老头子的(方案)分配。”
      调解员又趁热打铁,进一步做起了老大的工作。“你说,你父亲的存款在住院和办丧事时都用完了。但是根据医院的付款单据和各项丧葬费用来看,的确用不了那么多钱。那25万元的借款,你说做生意亏了,也无法考证。但你作为你父亲遗产的保管人,是有妥善保管义务的。你拿着这笔钱去做生意,你的兄弟姐妹,包括同是继承人的你的女儿,都有权利要回属于他们的份额。”
      在老大面前把道理说透,张生贵又转而劝解李家其他几个子女。“既然是一家人,就应该互谅互让。老大做生意亏了钱,资金一时周转不过来,你们也要体谅。”
      调解员的苦心劝说,总算换来圆满结果。第二次调解后,一家人达成和解,按李老伯立的遗嘱分配,老大李华生将于3个月内返还多占的22.5万元。(文中当事人除调解员外均为化名)
    陈岚 符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