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蔡希师
本报讯 今年,在全省组织的“绿剑”春季、秋季和保安全三次集中执法行动以及多次专项执法行动中,出动的执法人次、检查的企业家次、查获的假劣产品数量、查处的违法行为和处罚力度均为历年之最。这是记者在12月18日召开的全省农业执法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的。
今年以来,我省各地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按照省农业厅和省农业执法总队的部署,立足于保安全、保供给、保增收,加大执法力度。截至目前,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67174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及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各类主体40863次,查获假劣农资650多吨,立案查处违法行为1598起,罚没款金额780.28万元。此外,大要案办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全省共办理案值5万元以上的大案18起,比去年增加了6起。
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成为今年农业执法的“牛鼻子”。记者从省农业执法总队了解到,截至11月底,全省共办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93件。其中移送司法机关17件,行政处罚结案76件,罚没款40.15万元。结合当地实际,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农产品专项执法行动,杭州、宁波、绍兴、丽水等地开展了高温季节果蔬用药专项检查,温州开展了“绿剑”护茶、护梅专项行动。加大执法力度,充分体现了农业部门确保人民群众“舌尖安全”的决心。
据悉,明年我省将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制订出台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把农业综合执法渗透到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把好投入品质量关,从源头上堵截违禁药物流入农产品生产环节;主动联合、密切配合行业管理部门,加大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执法检查;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加大涉农违法案件查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