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2014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召开。作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同时,部分生态系统退化严重,一些高等植物、脊椎动物受到不同程度威胁。
今年11月,最新一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公布,超过三分之一的地球动植物物种都处在威胁之中。长颈鹿、金枪鱼、咖啡……这些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物种,已被冠上了“濒危”的头衔,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离我们而去。
长颈鹿:
非洲种群已不足8万头
日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显示,非洲长颈鹿数目已从1999年的14万头,直落至目前的不足8万头。究其原因,除了非法捕猎和北非的栖息地减少,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等地战事频发,也是造成长颈鹿数目下降的重要因素。
长颈鹿也濒临灭绝,这可能让许多人大跌眼镜。“不幸的是,长颈鹿的减少却鲜为人知。”非洲野生动物基金会高级传讯员凯瑟琳·加里干说。为什么人类对长颈鹿的研究那么少,并且也很少讨论它们所面对的威胁呢?某动物保护者表示,长颈鹿太普遍了,孩子的画本、动物园,满是它们的身影。“所以人们根本想不到要去担忧它们的安危。但实际上,我们的确需要担忧。”
身兼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长颈鹿与霍加狓(短脖子的长颈鹿)专家小组主席的芬奈西称,他与其他研究人员已将需要的数据收集起来,以便对整个长颈鹿物种及其九个亚种目前的状况进行分析。这些信息将被用于更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官方濒临物种红色目录中长颈鹿的清单。因为迄今为止,该红色目录仍将长颈鹿归为“无危物种”,仅其两个亚种列入“濒临灭绝”的清单。
蓝鳍金枪鱼:
过去22年减少三分之一
金枪鱼又称鲔鱼,因肉质肥厚多脂而多用作寿司和刺身。因寿司店的大量需求,如今蓝鳍金枪鱼已陷入短缺。
据悉,2013年,一条重200公斤的太平洋蓝鳍金枪鱼在日本以176万美元的天价售出。
由于名声鹊起而引发的过度捕捞严重危及了蓝鳍金枪鱼的种群数量,过去22年估计减少了19%至33%。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1月发布的全球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将太平洋蓝鳍金枪鱼与河豚一起列为“灭绝危险正在增加”的濒危物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金枪鱼和长嘴鱼专家小组负责人布鲁斯·科莱特说,相比他在1958年出海捕鱼时,现在的金枪鱼数量减少了80%到90%左右。“太平洋蓝鳍金枪鱼的市场价值正在持续上升。除非渔民采用已经在太平洋西部和中部实行的保护管理措施,其中包括减少捕捞幼鱼,否则我们不能期望短期内金枪鱼的生存状态会有改变。
野生咖啡:10%可能在10年内彻底消失
70%的野生咖啡有灭绝的危险,其中10%可能在10年内彻底消失,由于气候变暖,世界上消费最多的咖啡品种阿拉比卡,到2080年时将在野外绝迹。
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是“唯二”人工种植的咖啡品种,并且均引种自野生物种。2012年,科学家发现野生阿拉比卡的生存状况极其恶劣。研究证明,阿拉比卡对于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只有在一个非常狭窄的温度区间内方能生存。这种生长在热带山区的上层植被,本来就处于生态系统边缘,一旦气温上升就无处可去。
而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调查,自1960年代至今,这个品种的生长地埃塞俄比亚的年平均气温已上升了1.3摄氏度。如果气候变暖继续,那么阿拉比卡的前景将“非常负面”。即使乐观估计,到2080年,也将有三分之二适合其生长的区域消失。
作为咖啡的原产地,埃塞俄比亚的野外咖啡种群除了气候变化,还面临着其他威胁。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埃塞俄比亚境内已有超过80%的森林遭到砍伐,而当地对于森林的砍伐一直以令人惊心的速度持续着。对于野生咖啡树,“根本轮不到气候变化对野生咖啡的生长造成重大影响”,咖啡研究专家这样形容。野生咖啡连同其生长的环境,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着。
专家连线:
人类活动引发物种灭绝,
但存逆转可能
科学家认为,自然界每年淘汰一千万分之一的物种。目前,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由于人类活动,物种灭绝速度是6000万年前的1000倍。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对物种灭绝速度进行了估测,认为当今地球每小时就有3种生物灭绝,也就是一天灭绝72种生物,一年26280种,并且人类活动正在加速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进程。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冯伟民表示,与前五次大灭绝不同,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而且人为影响的叠加已远超自然因素。冯伟民说,人类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只要改变目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状态,尽可能地保持地球环境的自然演变和生物多样性,找到新的生产和经济运作方式,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仍有减速甚至逆转的可能性。
(摘自《科技日报》 王婷婷/文2014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