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国家健康与福利研究所近日发布一份报告指出,芬兰遭受失眠症以及慢性疲劳困扰的青少年人数比起20年前增加了近一倍。项目研究主管艾瑞克·克隆霍尔姆介绍,该项目的调查对象为大约113.7万名11岁到18岁的青少年,几乎覆盖芬兰所有的中学和高中。调查结果显示,将近20%的女生以及10%的男生遭受失眠症以及慢性疲劳所引发的身体不适。
艾瑞克·克隆霍尔姆说:“这两种疾病都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课堂效率和学习质量。”而潜在的危险是,长期的睡眠不良还会给青少年的身体带来其他病症,比如肥胖、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也有极大可能带来抑郁症。
芬兰国家健康与福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指出,导致青少年睡眠困难以及疲劳症的原因是多层面的,但最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电子产品的使用。艾瑞克·克隆霍尔姆解释说:“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屏幕的蓝光扰乱了人体的生物钟,打乱了昼夜节律。在白天,蓝光对人体没有太大的负面影响。但在晚上,过多地暴露在这些屏幕前,人体生物钟会误认为还是在白天,这些蓝光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导致昼夜节律紊乱。”“芬兰电子信息产业一直很发达,几乎每个学生都有智能手机,到了晚上,他们就在屏幕前聊天、玩游戏,停不下来,家长和老师也没有好方法阻止这种现象。”艾瑞克·克隆霍尔姆说。
艾瑞克·克隆霍尔姆认为,电子产品的发展和应用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他给出的一个比较实用的建议是,睡前两小时远离屏幕。此外,研究人员也开始怀疑,能量饮料中的咖啡因可能会对青少年的大脑产生负面刺激,从而导致青少年睡眠质量不佳,但这还需要足够的科研依据。
(摘自《人民日报》 商璐 /文2014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