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阿里巴巴与桐庐县政府正式签署“农村发展战略落地桐庐试点项目”,这意味着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打响了第一枪。
在美国成功上市后,阿里巴巴将农村发展战略列入未来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并启动了千县万村计划。阿里巴巴希望通过桐庐试点探索运营体系和服务体系,并就此把成功经验从桐庐推向全省,从浙江走向全国,形成一个从县到乡到村的农村电子商务生态体系。
按照计划,阿里巴巴准备在3至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届时,电子商务的网络将覆盖到全国三分之一的县以及六分之一的农村地区。”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运营官张勇表示。
电子商务布局乡村
没有文化、不懂电脑,也从不知什么叫网络,71岁的桐庐山村妇女叶开秀,在今年的“双十一”也赶了趟时髦:花99元,通过网络,从网上“淘”回了一双奥康皮鞋。叶开秀的家在桐庐县莪山畲族乡龙峰村,她的网购是通过开在村口的农村淘宝服务站完成的。
龙峰淘宝服务站开设在村里的菊妹副食品店,站点负责人洪林妹说,龙峰村离桐庐县城有30多公里,多数村民都不会网购,想买东西就去城里或者镇上,但离最近的镇,车程也要十几分钟。服务站开设后,村民自己选商品,洪林妹帮忙上网、下单。通过“洪林妹”这个ID下单的物品,都会送到村里的站点,先由洪林妹垫付钱,村民可以看了东西,满意后再付钱,不满意可以退货。
龙峰淘宝服务站是阿里巴巴至今在桐庐开设的19个农村淘宝服务站中的一个。今年10月29日,阿里巴巴在桐庐启动了千县万村计划的全国第一个县级运营中心。随后,第一个村级服务站也在桐庐揭牌。
地处钱塘江上游的桐庐,是著名的“中国民营快递之乡”。拥有的“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四大快递企业,让桐庐具有了快递物流网络覆盖全国的先天优势。近年来,桐庐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据悉,目前桐庐有5000多家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企业宣传,在阿里巴巴注册的企业有近4000家。
去年8月,桐庐与阿里巴巴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当年底实现销售额超亿元,桐庐也借此跻身“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县”。
“农村淘宝”就像是设置在各村的网店
如今,“阿里”已在桐庐建立了县域运营中心,并开始在人口密集的桐庐各自然村,选择超市、文化礼堂等不同的村民集中活动场所进行试点布局。“阿里”计划,6个月内在桐庐建立100个村服务站,一年后建到200个。
阿里巴巴浙江分公司总经理孙利军说,就像村道通到了农村,我们要将电商之路铺到农民家门口。富春江镇金家村淘宝服务站是阿里的第一个村级服务站,位于金家村村中心,除了接通的网络、电脑等设备,还有一面巨大的屏幕用以展示商品信息、买卖成交的信息等。“‘农村淘宝’就像是一家家设置在各村的网店。”孙利军说,推行“农村淘宝”的目的,“一是让村民学会网上买东西,再是让村民利用电商把东西卖出去”。据统计,今年“双十一”一天,桐庐19个农村淘宝服务站下单1229笔,销售额超过20万元。
事实上,“阿里”选择把涉农电子商务作为未来的发展战略,也正是看中了农村电子商务消费市场的潜力。“我们也呼吁更多的大学生回村回乡,我们来提供工作机会。”孙利军称,“我们会为他们安装电脑,布置大屏,安上货架,会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阿里’的目标是要将桐庐打造成农村电商的全国样板。”
电子商务正在改变农民的卖难买难
作为全国第一个启动“千县万村”合作的省份,我省正在勾勒新一轮农村电商发展路径。近日印发的《浙江省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实施方案》指出,在未来3年,我省将向农村电商全面发力,利用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经济的新一轮发展。
方案称,到2017年,我省计划培育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20万个,在全省建成100个乡镇电子商务创业园和1万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500亿元。同时,初步建成浙货网络销售体系、居民网络消费服务体系和青年网络创业机制。
省政府提出,要通过政策引导农产品经营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等积极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等业务,引导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带动更多企业参与农村电商发展。以返乡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和部分个体经营户为重点,积极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
同时,拓展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构建多层次的农产品网上批发渠道, 积极探索生鲜农产品网上直销,鼓励发展生鲜农产品网订店取业务。培育发展电子商务村,重点推动一批具有特色产品和电商从业人员等条件的乡村开展电子商务。
就在桐庐,“农村淘宝”刚刚开设,村民已利用服务站,把土鸡蛋、土蜂蜜等搬上网络。因为“淘宝”,桐庐金家村的村支书淘先垚也准备改造村里的枇杷基地,重新筹划村里农产品的商品化。桐庐县富春江镇镇长华良东说,农村电商除了改变农民的卖难买难,也正在悄然改变着农村人的生活。
董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