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株藤蔓长这么长,叶子翠绿翠绿的,说明这里适合种三叶青,我们成功了!”日前,笔者走进淳安县枫树岭镇大源村西坑自然村,远远听到从林地里传来喜悦的声音,久久回荡在大山里。
西坑自然村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民移居到山外后,7800多亩山林都荒着。去年村里盘活林地资源,与杭州千岛湖青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了1000亩良种油茶基地。但油茶成林得花四五年时间,这期间没有效益,怎么办呢?在林地里套种中药材,盘活林下经济,这是一个促进林地增收的好方法。“三叶青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之前在很多地方试种都没成功,但我们没有灰心,在千岛湖继续寻找地方种植。这里海拔高、雨水充足,我们3月份套种的200亩三叶青,现在长势良好。”青林公司负责人兰芸用粗大的手掌,细心地托起一株三叶青的藤蔓,兴奋地说:“根据油茶基地自然条件,选择在海拔300-600米低山间的山垄地或山间林地,通过仿野生培育模式栽培,品质肯定比大棚种植的优越。”
据兰芸介绍,三叶青又叫金丝吊葫芦,是国家珍稀名贵中草药,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功效,通常生长在深山老林的特有环境中。近几年,由于环境的改变及毫无节制地乱采滥挖,使原本就稀有的野生三叶青日渐稀少。“当时与青林公司合作,大家意见都很统一,就是要发展林下经济,创新林药立体经营模式。”淳安县林业局大墅林业中心站负责人介绍说,在油茶基地仿野生套种三叶青,解决了油茶产业发展中,油茶幼林投入大却无效益这一问题。特别是三叶青药用价值高又稀少,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可观。“如果亩产三叶青块根20公斤,按每公斤市场价500元计算,单项亩产值就可达1万元以上。”
目前,淳安县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163万亩,实现林下经济产值57.3亿元,带动农户5万多户致富,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义永华 蒋念亮 詹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