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平无战事》中只闻其名的人物,但却是剧中主要事件——币制改革的核心成员。他另一个重要身份是现代出版大家,自称家财“四百万”——创立四角号码检字法、编撰《百科全书》和《万有文库》。
他就是王云五,19岁受聘中国新公学做英文教师,与宋耀如同事,学生中有胡适、朱经农;25岁做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秘书,同时被蔡元培聘为教育部专门教育司一科科长;35岁出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37岁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和“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43岁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首先推行“科学管理方法”,被誉为“中国科学管理之父”;59岁辞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职务,先后出任民国政府经济部长、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等要职;61岁因为“金圆券事件”引咎辞职,避走香港;63岁到台湾,曾任台湾故宫和博物院共同理事会理事长、考试院副院长、行政院副院长;76岁辞去官职,到台湾商务印书馆出任董事长,重操出版旧业;80多岁还能一天写4000字文章,直到去世前20天,还在为张元济《涉园序跋集录》写序……
“有脚的百科全书”,自学而成
王云五的一生太丰富。
推算起来,王家绵延十代,没有出过一个秀才。到王云五这一代,共有兄弟4人,王云五排行老四。几个哥哥不是早夭,就是早年病逝。目睹两老日渐衰老,他不忍离去,只有独守家园,选择自学之路。但是王云五天资极好,又极其努力,自学成长,将自己训练成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后来他也曾经叹息,早年读书单靠自己摸索,不得专业要领,没能成为某一学科专家。不过这样的知识结构,却使他成为一位无所不通的杂家,学知识没有专业壁垒,尤其擅长跨界学习做事,无师自通,被胡适称赞为“有脚的百科全书”。而这样的通才,最适合从事出版工作,也是后来王云五成为大出版家的基础。
半天总统府,半天教育部
王云五何以成为孙中山秘书?说起来,这缘于王云五与孙中山的同乡关系。1911年12月,孙中山到上海,在旅沪香山同乡会欢迎宴会上,年仅24岁的王云五代表同乡会,向孙中山致欢迎词,落座后又与孙中山坐在一起,经过短短交谈,孙中山当即邀请王云五去南京,出任临时大总统府秘书。究其原因,一是王云五很早就倾心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8岁时,表兄陆皓东追随孙中山闹革命,被清政府杀害,由此在心中埋下革命的种子。二是此时王云五在中国公学任英文教师,才学显露,英文极好。发现这样的才子,孙中山自然不会放过。
1912年1月,王云五赴任南京临时大总统府秘书职务,不久又收到教育总长蔡元培的来信,邀请他去教育部工作。孙中山怕影响他的前途,亲自安排他半天在总统府工作,半天去教育部工作。同年9月,王云五还兼任民国大学英语教授。此时王云五还加入了国民党,但5年后国民党重新登记时,他宣布退党,此后一直保持无党派身份。他后来在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副院长,一直未能出任正职,也与他无党派身份有关。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
他出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缘于胡适的推荐。1921年,胡适在北京大学任教,商务印书馆请他来上海做编译所所长。胡适不肯放弃自己的学术事业,因此推荐他的老师王云五代自。胡适在当时的日记中称赞王云五:“他是一个完全自修成功的人才,读书最多、最博。家中藏西文书一万两千本,中文书也不少。他的道德也极高,曾有一次他可得100万元的巨款,并且可以无人知道,但他不要这种钱,他完全交给政府,只收了政府给他的5%的酬奖。此人的学问道德在今日可谓无双之选。他今年止34岁,每日他必要读平均100页的外国书。”
1930年,王云五又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直到1946年抗战胜利。在此期间,王云五组织出版许多好书,如“万有文库”、“小学生文库”、“幼童文库”、“抗战小丛书”等,使商务印书馆出书数量曾经占到全国出书数量的50%以上,成为世界上三大出版社之一。当时《纽约时报》刊载文章,称赞王云五“为苦难的中国提供书本而非子弹”。终其一生,做出版是王云五时间最长、最成功的职业,如他所说:“我一生以出版为主,教学次之,公务、政务殆如客串。”
一念之误,投身民国政府
他何以离开商务印书馆,加入民国政府?王云五说主要原因是他从30多岁投身出版,一直做到60岁,希望换一种活法。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是蒋介石对他极其热情,也是他对于建立联合政府怀有希望。没想到他加入民国政府不久,国共两党谈判失败,中共驻南京代表撤离,周恩来在离开南京时,对着王云五说:“像云五先生的参加政府,我深信他现在的内心也感着不好过。”(引自《王云五全集》)王云五后来写道:“这句话,无论是善意的忠告,或是恶意的讽刺,总使我内心大为感动。”尤其是周恩来临走时,握着他的手说:“再见”,王云五说,那声音,许多年后“仿佛还在耳际”。所以直到晚年,王云五回忆起这段历史,还说当时他加入民国政府是“一念之误”。
但历史是不能重来的,正是那“一念之误”,使他失去了坚持独立人格的原则;也是那“一念之误”,使他在任财政部长期间,因为金圆券事件身处窘境,最终引咎辞职;还是那“一念之误”,使他的名字出现在1949年前后中国共产党陆续公布“国民党战犯名单”中,位居第15位。
后来来到台湾,随着岁月的流逝,王云五对往事的回忆日渐平淡,但在他的内心,那段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情结,那段读书写书藏书编书的挚爱,一直无法释怀。直到1964年,王云五76岁时,他辞去官位,又出任台湾商务印书馆董事长,继续他的出版生涯,一直做到92岁生命的尽头。在此期间,他又做了许多好书,如“万有文库荟要”、“人人文库”、《四库珍本》二集至九集等。尤其是他又开始收藏图书,最终达到10万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云五图书馆基金会,自费开办图书馆,向公众开放。
(摘自《北京晚报》 俞晓群/文 2014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