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农机化

北仑农业领域兴起“机器换人”

  天气转凉,正值秋收冬种时节。在农田里,时常能听到机器传来的“突突”声。笔者从宁波市北仑区农机管理站了解到,近几年来,该区粮油、茶叶、蘑菇等产业机械化进程明显加快。尤其在粮油生产方面,无论是耕地、插秧,还是收割、植保,机械化都已达到95%。
  农机的广泛使用,不仅帮农户省时省力,也大大节省了农业生产成本。白峰双石蘑菇基地负责人何军科告诉笔者,今年他刚刚投入使用了3种新型农机。“有了新农机,一年下来,人工费加材料费,最起码能省下10万元。”
  茶叶生产过去一直是劳动用工最多的产业之一。如今,这些工人也大多被农机所替代。“除了高端春茶需要人工进行采摘和手工揉制外,其他的茶叶,从采摘到烘干、翻炒,基本都可以用机器解决。”该区农机管理站副站长陈俊杰如是说。茶叶机械的大力推广,不仅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困难,同时,随着机械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茶叶的炒制时间、火候等都能精确控制,茶叶品质明显提高,名优茶的机制率达90%以上。
  除了广泛使用的机械化设备,北仑区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还用上了“智慧农机”。“现在正在使用的有春晓九天兰业、小港芳野瓜果以及白峰双石蘑菇基地三家。”陈俊杰告诉笔者。“智慧农机”其实就如同给温室大棚装上了一个“大脑”,利用一台智能终端,每隔5分钟对大棚内的光照、温度、湿度以及土壤中氮、磷、钾等主要养分进行监控和调节,管理者在控制室内就能看到大棚各处的情况,同时通过数据了解棚内的各种情况,及时作出应对。精准的管理系统为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促进了北仑区精品农业的发展。
  据统计显示,近3年来,北仑区共补贴购置大棚设施8万平方米,补贴农机2000台左右,补贴金额450万元。截至2013年底,北仑区共有耕田大中型拖拉机44台、耕田手扶拖拉机145台、插秧机11台、田园管理机1774台、各类茶叶加工机602台、食用菌培育库2000多平方米,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了17.4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也使得部分农民不再需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更多地向多种经营转移。”陈俊杰说。 王珏 仇卓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