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桑螟冬季防治措施

  由于桑螟卵多产在叶脉分叉处,卵和低龄幼虫小而隐蔽,不易观察到,3龄以后吐丝叠叶或卷叶,阻隔药液接触虫体,高龄幼虫具有跨树迁移能力,成虫可飞翔扩散,越冬场所隐蔽、复杂,不容易清剿。而越冬桑螟可导致明年春季虫量基数大增。桑螟以老熟幼虫越冬,主要在桑园和蚕室两类场所。那么,如何开展冬季防治呢?
  桑园防治。第5代桑螟幼虫在10月上旬基本进入越冬状态,晚秋蚕结束后抓紧开展封园防治,可用20%杀灭菊酯1500—3000倍,将残叶、桑条、桑拳、树杆等全部喷到,并在晴天中午喷药,提高防治质量;针对老桑树树干裂缝中越冬桑螟,喷足药水量,尽可能使药液渗入。同时,做好全面清园、冬耕剪梢、整枝修拳等农业防治工作,对桑树上的枯枝、半截枝、无效条、死拳等全部剪去并烧毁,破坏害虫越冬场所,降低田间越冬虫量。
  室内防治。大量桑螟随秋蚕采叶带入蚕室,4、5龄幼虫均可越冬成活,明年4、5月份化蛹羽化,常规消毒无杀虫效果,如虫量很高,在晚秋蚕结束后,清除桑螟虫茧的基础上,可用敌敌畏500倍液喷雾,蚕室、蚕具喷湿喷透,密闭12小时,然后打开门窗两三天,重点注意喷药后人畜安全,春季禁止喷药,以免春蚕中毒。 陈伟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