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环县楚门镇的一家小卖部里发生了一桩“悬案”,一箱12瓶的啤酒莫名其妙地多出了1瓶,而正是这多出的第13瓶啤酒突然炸开,造成店里顾客右足肌腱断裂。玉环县楚门镇司法所、玉环县工商局楚门分局与楚门镇综治办三方联合调解终化纠纷。
顾客到小店买鸡蛋意外受伤
今年8月17日,来自湖南新宁的姜伟峰到玉环楚门的哥哥家做客。晚饭后,姜伟峰到离哥哥家不远的小卖部买鸡蛋。当他跨进小卖部时,有人在柜台前买东西,这人便是同样来自湖南新宁的张旭华。
二十来岁的张旭华在玉环打工,租住在小卖部附近。当天,张旭华到小卖部买啤酒,待他付完钱,单手拎起12瓶装的一箱啤酒正要离开时,姜伟峰正站在柜台前准备付鸡蛋钱。突然间,只听“砰”的一声,一瓶啤酒掉在地上炸开了。几乎在同一时间,姜伟峰被爆炸的酒瓶碎片割伤了脚,痛苦倒地。
意外发生后,张旭华赶紧把姜伟峰送到了楚门镇医院治疗。那瓶爆炸的啤酒导致姜伟峰右足切割伤,胫后肌腱断裂。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张旭华买去的那一整箱12瓶啤酒完好无损。发生爆炸的,是不知从哪多出来的“第13瓶”啤酒。
工商部门数度调解无果
事情发生后两天,姜伟峰的哥哥找到工商部门投诉。于是,楚门工商分局工作人员联系了啤酒厂家代表,来到店里展开调查。
事发的小卖部是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开的,店内没有监控,且爆炸发生在两天前,现场早已不复存在。爆炸的一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没有人能说得清。
啤酒瓶爆炸,是不是酒瓶质量有问题呢?几方当事人同时想到了这个问题。可此时,炸裂的玻璃碎片,已被店主老方扫进了垃圾箱。“我去垃圾箱里翻翻,或许还能找到。”老方折腾了半天,还真的找回来一些酒瓶碎片。“碎片不完整,缺乏标识之类的关键信息,没法确定是不是我们厂的酒瓶,更没法确定是不是爆炸的那个酒瓶。”厂家代表作出了这样的分析。
姜伟峰的哥哥着急了:“你们这不是推脱责任么?”厂方代表解释说:“其实,我们也希望能做鉴定。我们企业是有保险的,如果鉴定结果确是酒瓶质量问题,相应的赔偿我们绝不推脱,费用也可以走保险程序。但现在这样,我们也很为难。”工商部门工作人员也表示,仅凭这些碎片,没法做鉴定,很难认定是酒瓶质量问题。且酒瓶不是在静置的状态下突然爆裂,而是在搬动过程中,掉到地上炸开的。所以,外力冲击引发炸裂的可能性更大。
之后近一个月里,工商部门多次试图调解,希望厂家、张旭华和店主老方能共同承担责任,但都没有谈拢。
三方联合化解纠纷
事发一个月后,这桩棘手的“悬案”交到了楚门镇司法所调解员陈金根的手上。姜伟峰、张旭华、老方和啤酒厂家代表这几方当事人一同来到了司法所。连同共同参与调解的司法所调解员、工商部门工作人员以及镇综治办工作人员,几十号人把调解室挤得满满当当。
住院14天,姜伟峰总共花去了7000多元医药费。因后续还需要休息几个月,收入肯定要受影响,所以,他提出了1.5万元的赔偿要求。
老方说:“这事跟我没关系。我就卖给他12瓶啤酒,他钱付了,酒也拎走了,怎么会多出一瓶酒呢?我还怀疑,是不是他偷偷顺走了一瓶呢!”“谁偷你的啤酒了!”一开始,张旭华表示愿意承担部分责任,但老方的话,让小伙子不淡定了。“原本啤酒都是整箱放在那的,我也没仔细看,拎着就走了。现在想来,那瓶酒应该是倒插在上面的。拎起的时候,箱子斜了,那瓶酒就掉出来了。要是这么说,我付钱买了12瓶酒,这多出来的1瓶,跟我也没关系啊!”
调解现场,大家各执己见,令调解一度进入僵局。楚门镇司法所、楚门工商分局与镇综治办三方工作人员,开始了分工。老方70多岁了,老两口靠小卖部的这点钱维生也不易。考虑到他有抵触情绪,调解员叫来了老方的儿子小方一起参与调解。一方面,调解员向老方父子俩解释,事情发生时,这一箱啤酒还没出他家的店门,所以老方作为啤酒的经销商,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另一方面,调解员从啤酒厂家入手,希望他们考虑到张旭华与老方的经济情况,能给予适当的补助。厂家代表最终同意将补助金额提高到5000元。而张旭华也愿意在除去之前已支付的2000元之外,再多出1000元。
在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调解协议达成。张旭华和老方共同赔偿给姜伟峰医疗费、护理费、伙食补助费、误工费、后续治疗费等费用共计7000元。啤酒厂家出于人道主义补助给姜伟峰5000元。目前,所有费用都已支付到位。(文中当事人除调解员外均为化名)
陈岚 蔡永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