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养生

关节不疼不代表关节炎就治好了

  •   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已有3.55亿关节炎患者。亚洲地区每6人中就有1人在一生的某个阶段,会患上关节炎。中国大陆关节炎患者已超过1亿,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疼就贴膏药?治标不治本
      12日,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手握明天公益项目——世界关节炎日患教会”在杭州举行,专治风湿病的名医现场为大家讲解了关节炎疾病知识。
      有经验的老病人往往用贴药膏、吃药的方法压制住疼痛,可是关节炎并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治好的。
      浙医二院风湿科主任吴华香说:“关节炎是一种像高血压、高血糖那样的慢性病。”在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平均经历了类风湿关节炎症状2.5年才得到正确的医疗诊断,多达60%的患者错误地认为,关节不再疼痛就代表病情得到了控制,80%的患者没有意识到类风湿关节炎引发的关节破坏是不可逆的。
      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是最常见的风湿免疫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妇女,强直性脊柱炎则以青年男性多见,但是由于很多患者没有意识到疾病的严重性,忽略了早期治疗,导致疾病不断进展。
    误区一:脊柱疼痛就是腰肌劳损
      如果你在夜里感觉到脊柱有疼痛感,而起床后就不疼了,可要小心强直性脊柱炎了。休息时痛、活动时不疼痛,是它区别于腰肌劳损的最大特征。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大多是青壮年,很多人误以为自己是腰肌劳损或者腰间盘突出,往往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初期可能只有脊柱或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不过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发展到脊柱或关节畸形和功能受限制,甚至会影响到除了脊柱关节之外的身体其它系统的健康。
    误区二:关节不疼就不再服药
      关节炎治疗中最忌讳的,就是关节不再疼痛后,有些患者就停止服药。
      吴主任说,很多人对药物的副作用太过担心,其实副作用远没有大家想的那样大,而且是可控的,关节炎是慢性病,不疼不代表就治好了。
      关节炎疾病的控制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大家平时应多了解相关症状,患者必须要消除对药物的恐惧,坚持听从医嘱长期服药,虽然不能根治,但是绝对能控制,选用药物也要因人而异,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才能扬长避短。
    专家提醒
    1.物理按摩
      物理按摩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肌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按摩最好由专科医生进行操作,按摩不当会加重病情。老年人常有骨质疏松,若按摩用力过猛易造成骨折。
    2.运动时保护已受损害的关节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让关节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不要盲目地做反复屈伸。尽量避免上、下楼梯,长时间下蹲、站立、跪坐、爬山及远途跋涉等,可选择游泳、骑车、做体操等关节负荷较轻的运动,也可利用把手、手杖、护膝等辅助关节运动。
    3.穿鞋有讲究
      最好穿松软、鞋底有弹性的鞋,如坡跟的休闲鞋,这样可以减轻重力对关节的冲击,减轻关节的磨损。
    4.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关节炎患者可进行一些适当的肌肉锻炼,使肌肉运动协调和肌力增强,可减轻关节症状,增强关节周围的力量和耐力及增加关节的稳定性,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的范围及提高日常活动能力,有利于病情恢复和疾病控制。
    冯静 陈雨笛 冯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