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畜牧兽医

婺城:突出六大方面 推进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金华市婺城区以畜牧业污染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工作为重点,按照“禁养区全面退出、限养区只减不增、宜养区生态养殖”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开展黑臭河整治 推进无害化处理
  2005年以来,婺城区通过开展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治理,整治规模畜禽养殖场510家,经整治的养殖场每年可处理污水235万吨,沼气池容3.65万立方米,提供清洁能源沼气333万立方米。
  今年,仅通园溪、长湖、桐溪三条黑臭河上游已有387家畜禽养殖场签订了关停协议,处置畜禽29466头,拆除栏舍13.85万平方米。
  今年以来,该区扎实推进动物无害化处理,仅区一级共出动巡查215次,打捞处理死猪1238头。各乡镇及规模场自行无害化处理死猪19620头。动物无害化处置中心建设已经完成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项目用地已完成岩土工程详勘,工艺技术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现正在进行环评和风险评估。
提升污染整治 强化农牧对接
  上规模的奶牛场,设备投入大,奶牛处理难,想搬迁又没有合适的场地。为此,婺城区对限养区和宜养区内的养殖场(户)进行摸底排查,对养殖场(户)现有污染防治情况进行调查,积极配套消纳土地,根据每个养殖场的实际制订污染整治措施。经整治关停后,全区需要落实一场一策防治措施的生猪存栏50头以上 (牛存栏5头以上)的养殖场(户)1116家,各乡镇按照有关规定已经与养殖户签订污染治理责任书,落实“一场一策”,落实消纳土地,落实监管人员。
  同时,该区对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开展专项调查,对粮食专业合作社、蔬菜和苗木种植大户进行走访调研,并确定在白龙桥下杨畈、蒋堂寺前畈和蒋堂下汪村建立农牧对接示范点,对养殖场沼液进行异地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目前,这3个示范点里的田间贮肥池建设已完工,配套管网等设施尚在建设中,并准备购置槽罐车运输沼液。
突出六大方面 推进转型升级
  加快禁养区内养殖场关停搬迁及复垦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畜禽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提高广大群众对畜牧业污染整治的认识。通过宣传,让治理工作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形成浓厚的整治范围。同时,进一步落实责任,倒排禁养区内未拆迁养殖场户的拆迁时间,确保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关停任务。
  加快规划编制,优化产业布局。严格执行禁、限养区划分规定,按照种养结合、废物利用、资源循环、协调发展的思路,加快《婺城区生态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并结合整治搬迁现状,采取堵疏结合措施,将部分养殖户搬迁集中养殖,实行统一设计、统一防疫、统一粪污处理,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有关乡镇选择合适场地,尽早筛选落实养殖小区建设主体,提出建场申请,经规划、环保、国土、农林等部门进行联合踏勘,建立生态型或环保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畜牧业转型升级。
  加快限、宜养区内规模养殖场的提升改造。严格按照治污设施建设标准,逐场逐户制定整治方案,实行“一场一策”,配套建设相应的治污设施和消纳土地。建立健全“一控二分三配套”措施,采用种养结合就地消纳、收集配送异地消纳、截污纳管、工业化或生化处理等综合处理方式,实现全区畜禽养殖场排泄物100%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每个养殖场户由乡镇落实一名监管人员,对养殖场的提升整治工作进行监管。各乡镇要严格控制养殖总量,探索养殖指标转让机制。对已建有污染防治设施的394家养殖场(户)进行改造提升,达到环保要求。环保、农业等部门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各个养殖场户进行检查和指导。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进行处罚或关停。规模养殖场实行农牧对接,落实配套消纳耕地16万亩。
  加快农牧对接示范点建设,扩展“三沼”利用途径。开展农牧对接,实现农牧结合、种养平衡,落实对接养殖场户,实现沼液异地消纳。培育有机肥加工、沼液统一配送等新型生产服务组织,加强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和有机肥厂建设,加大有机肥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推进沼液的资源化利用。加大养殖场沼气发电、炊事用气、农村集中供气开发力度,探索推进沼气工程设施维护及沼液资源化利用的社会化有偿服务,增加槽罐车、沼液消纳设备等购置补贴。
  加快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加强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建立健全“统一收集、集中处理”运行机制,完善婺城区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方案,尽快完成环评和稳评工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加快动物无害化处理厂建设,争取按省政府的要求年底前建成使用。
  加强养殖场污染整治长效管理。完善现有政策,制定《养殖场污染整治长效管理办法》;加强畜禽养殖回潮巡查管理,防止“低、小、散、乱”,巩固养殖场关停拆除、整治提升成果;积极引导关停转产农民开展产业转移;实行养殖承诺制,按生态养殖规划要求,限养区内未关停的养殖场承诺养殖量只减不增,控制畜禽养殖数量;加强对乡镇、村级的管理考核,各个乡镇、村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制度和乡规民约,加强巡查监管,确保完成总量控制指标。
贾建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