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28日,第四届(2014)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在宁波举办,全国黄羽肉鸡行业专家、企业家、管理者等300多位代表参加了大会。
与会代表围绕当前我国黄羽肉鸡业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共同探讨了黄羽肉鸡行业未来走向及发展对策。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何新天说,2013年我国黄羽肉鸡祖代存栏138万套,比2012年同期增长 5.5%,父母代存栏3629万套,商品代出栏38.6亿只。而2013年以来,我国黄羽肉鸡行业遭遇了巨大冲击,特别是随着发展方式转变、资源约束、环境保护以及企业多元化经营,黄羽肉鸡企业的经济效益很不理想,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加之自2013年3月底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以来,消费市场严重受阻。尤其是黄羽肉鸡特殊的消费方式——85%的黄羽肉鸡是以活鸡的方式交易,在各地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后,大量黄羽肉鸡及禽产品滞销,禽业相关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
据测算,2013年全国家禽行业损失达1000多亿元,占年产值的近20%;2014年,人感染H7N9流感卷土重来,使正在恢复的家禽业受到二次冲击。截至到今年4月初,全行业再度损失500亿元。随着社会各界对关闭活禽市场的高度关注,各级政府对活禽市场的管制在逐渐加强。虽然传统的饮食习惯不易改变,活禽交易方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有一定需求,但可以肯定的是,活鸡交易方式将逐渐向冷鲜、冻品甚至更深层次加工产品的生产方向过渡。面对新的形势,我国黄羽肉鸡行业若不能及时改变发展思路,开展技术革新,调整生产模式,将面临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甚至被迫转行的严峻挑战。
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指出,当前,我国正在全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这为加快黄羽肉鸡产业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力争在畜牧业中率先建成现代黄羽肉鸡产业。他认为今后一个时期,促进黄羽肉鸡产业发展的思路是:坚持市场引导与政府扶持相结合,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和良种繁育体系为核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地方优良品种资源保护,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积极引导,构建生产发展、资源节约、生态友好、优质安全的现代黄羽肉鸡生产体系。 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