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畜牧兽医

我省开展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近日,省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发出《关于做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出,随着我省畜产品自给率阶段性下降和秋季调运高峰的到来,疫病传入风险进一步加大,各地要确保思想到位、组织部署到位、防控措施到位,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通知》指出,当前我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形势更趋复杂,为此,各地要切实加固集中免疫等综合防控措施,强化集中免疫,确保免疫密度质量到位,在10月31号前完成秋季集中免疫任务,坚持“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强制免疫工作机制,及时制定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实施方案;要及时组织力量,对小规模和散养户畜禽实施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的集中强制免疫,确保应免尽免;要对规模养殖场和小区全面展开一次免疫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要加强免疫技术培训,切实提高村级防疫员、规模养殖场兽医的免疫操作技能,结合秋季集中免疫建立电子化防疫档案,全面推进动物检疫电子出证。
  《通知》要求,各地要强化疫病监测,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动态。要建立完善并充分发挥市、县二级兽医实验室作用,提高兽医实验室监测诊断能力。要及时组织开展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监测,监测的重点场所是畜禽交易市场、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和集中散养区;要加大对H7N9流感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逐步剔除我省家禽H7N9流感病毒;要切实加大免疫抗体飞行检测力度,提高监测覆盖率;要统筹做好人畜共患防控工作,在11月底前全面完成奶牛布病、结核病和历史疫区县血吸虫病年度监测任务,对检测发展的病畜、阳性畜严格按规定扑杀无害化处理;要加强动物疫情信息的报告和管理,及时规范上报动物疫情和监测数据。
  《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加大协调力度,强力推进长效机制建设,抓好无害化处理厂建设,畜禽养殖主产县和纳入省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42个县(市、区)要在年底前完成病死动物集中处理厂建设任务;要加强收集点处理体系建设,富春江和黄浦江流域19个重点县要确保在今年底前所有乡镇建成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要加强监督执法,严打随意丢弃、贩卖、屠宰加工病死动物等违法行为,严防发生漂浮死猪等重大突发事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