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看绍兴农业的华丽蝶变

  (上接第1版)
  3年前,在上海创业的诸暨人杨曙方看到蓝莓的广阔市场和发展潜力,回家乡投资创办了浙江蓝美农业有限公司。这些年来,公司一年一个台阶,目前已形成种苗组培、种植示范、果品深加工、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及休闲观光等全产链布局。“我们在种苗繁育和技术推广方面已位列国内三甲,培育出160多个蓝莓品种,并建成了南方育种中心、西南育种中心,种苗销往全国各地。”公司董事长助理何维拉告诉记者,去年已出苗2000万株。公司还以种苗组培为支撑,不断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延伸。他们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了蓝莓果干、果汁、果糖等系列产品,如今,一期工程已建成,年加工能力达8000吨。
  “在现代农业园区做大做强的基础上,我们深入挖掘三产联动新模式,全市农业主导产业实现一、二、三产有效对接,产业链得以有效延长。”绍兴市农业局局长张阿东说。
  在浙商回归背景下,绍兴市以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为主平台,筑巢引凤,并通过做好政策引导和多方宣传,组织农产品展销和招商引资,开展农业项目推介和服务,积极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先后吸引了来自台湾、上海、杭州及绍兴本地的大量工商资本投资发展现代农业。
  至2013年底,全市已有工商企业投资的农业项目(企业)220个,其中上规模的项目(企业)129个,当年投资11.2亿元,累计投资超50亿元,连接基地70万亩,带动农户30万户。“工商资本的投入为绍兴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势必成为未来推动绍兴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张阿东说。
双管齐下,质量安全水平全省领先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近年来,绍兴市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坚持硬软件双管齐下,农产品质量安全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在绍兴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00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40余台(套)检测设备各司其职,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在硬件方面,我们实验室已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中心具备232项重要指标的检验功能,并对外开展农产品快速检测项目免费开放。”测试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绍兴市目前已建立完整的检测体系,全市共有县级以上农产品检测机构5家,乡镇检测室110个,基地自检室52个。
  除了硬件的保障和提升,绍兴市还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2010年,绍兴在全省率先开展农产品生产基地质量安全信用等级评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奖优罚劣机制,并在市级菜篮子基地开始试行。目前,全市有300多家企业纳入信用管理范围。2013年,市本级评出A级单位14家,B级单位36家,C级单位6家。
  质量安全倒逼机制的形成,带来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位于嵊州的浙江飞翼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基地里,不光种有70多种蔬菜及10多种水果,还建有专门的有机肥生产车间。“我们的瓜果蔬菜营养可好了,‘吃’的都是有机肥。”公司副总经理董志新告诉记者,除了基地里的果蔬残叶外,他们还常年收购附近农业公司的杏鲍菇下脚料、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同时,他们还广泛使用太阳能杀虫灯、黄板等物理防虫法,确保产品质量。“因为质量过硬,已经赢得良好的口碑。仅在上海市场我们就发展会员客户超1万户,每周通过物流配送将新鲜的有机蔬菜及时送到客户手中。”董志新说。
  作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柯桥区的宇成果蔬现代农业园区还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实行生产过程全程监控,施以严格的质量安全管理,生产的果蔬俏销市场。园主何炳南说:“我们现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抓产品品质上,有了这个基础,接下来搞采摘游、办休闲园就有底气了。”
扶持引导,新型主体队伍不断壮大
  当记者来到诸暨市应店街镇三应村的丁香谷果园时,孟珂正在打理摘下的提子。
  2008年,毕业于南昌理工大学的孟珂放弃了义乌一家IT公司的工作,转而从事农业创业。经过6年拼搏,如今他已成立诸暨市丁香谷葡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有近150亩土地,亩产值在1.5万元左右。
  在绍兴,像孟珂这样投身农业的大学毕业生已有100多名。早在2011年,绍兴市就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在享受省政府扶持政策的同时,可再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在市级以上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并符合相应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在省补助基础上,每人每年再给予补助0.5万元,连续补助3年;对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并被认定为县级以上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学毕业生,在省市补助基础上,每人每年分别补助1万元,连续补助3年……
  劳动强度大、风险高、收益低、缺少创业资金等,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和年轻人不愿投身农业的重要因素。而如今,随着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的环境正在大幅度改善。
  为切实解决大学毕业生在生产、经营上遇到的难题,让他们在农业领域大胆创业,绍兴市专门建立了由100多名农技专家组成的流动服务队,开展农技人员“深化三联、服务三农”、科技下乡、蹲点结对等活动,对他们提供“帮带式”服务。
  绍兴市农业局每年都要召开从事农业开发的大学毕业生参加的座谈会,积极引导支持大学毕业生从事农业。“目的就是为他们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分享创业经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张阿东说。
  除了像孟珂这样自己投身农业创业的,记者一路在浙江佳欣牧业有限公司、浙江飞翼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绿城现代农业综合体、宇成果蔬现代农业园区采访时,都看到了大学生的身影。
  这些公司的负责人无一不感慨,现代农业发展以后还得靠这些有知识有文化有冲劲的年轻人。
  他们不仅是绍兴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绍兴农业的明天会更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