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国栋
本报讯 “前些天,我到港河游泳,回味了一把儿时的乐趣。”日前,桐乡市石门镇周墅塘村村民沈荣根向记者说起港河的变化,满脸的兴奋。
长4432米的港河,自东向西由周墅塘村流经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新丰村。昔日,因为一水分处两地,港河成了一条典型的“两不管”的黑臭河。从今年5月起,嘉兴下辖的桐乡市和湖州市南浔区打破按行政区域治水的老套路,建立了全省首个跨地市交界区域水环境治理联席工作机制,杜绝以往“踢皮球”现象。两地合力治水,使港河重现清澈水面。
据桐乡市“五水共治”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工作机制启动后,两地跨界河道的30位河长全部对接,还建立联系电话网络、QQ群和微信圈。同时,实行分段包干、属地负责的管理制度,做到每个项目、每个河段都有一张水系图、一份调查表、一张时间表,确保治水落到实处。“港河桐乡境内150米处存在生活污水直排现象。”不久前,桐乡市有关部门收到南浔区传来的执法单。为此,桐乡有关部门立即组织力量实地查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封堵排污口,事后又将整改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给南浔区。
据介绍,该工作机制实行双方跨界交叉督查。一方在督查时发现问题,及时向对方通报,另一方及时整改督查发现的问题,并将督查整改结果向对方反馈。截至8月底,两地共开展交叉督查15次,发现问题42个,整改到位率100%。
据了解,两地还建立了“河长保证金”及奖惩制度。今年以来,两地共有3名干部和工作人员因治水不力而被通报批评、效能告诫。
五水共治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