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食品药品安全

浙江夯实基础网络延伸食品安全监管触角

  近年来,我省着力破解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这一难题,从农村群众监督网到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
  今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基层责任网络建设的意见》,要求乡镇(街道)成立食安委、食安办,配备专兼职人员,强化基层网格化管理,每个行政村(社区)配备1名以上协管员,并根据监管任务和工作需要,配备市场监管信息员。逐步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联防联控、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基层食品安全工作机制。
  各地按照省政府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思路,扎实推进基层责任网络建设。海宁市每个镇(街道)配备专职市场监管协管员3-6人,行政村(社区)配备1名兼职市场监管协管员(信息员),成立由40人组成的“食品安全市民监督团”,配备网格兼职管理员984名。柯城区在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相对繁重的街道社区及中心乡镇所在地社区(行政村)统一聘设1名食品安全专职协管员,在其他行政村(社区)聘设兼职协管员,工作报酬由区、乡镇(街道)两级按1∶2的比例共同承担。仙居县对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工作提出“六有三统一”要求,按一、二、三类乡镇相应配备3名、2名、1名以上食安办专职人员,行政村(社区)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有固定办公场所和工作装备。丽水市、仙居县、富阳市等地先后开发了“食安通”、“永安通”、GIS信息化监管平台,有效地提升了基层食品安全科学化监管水平。 毛风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