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消费

“朋友圈”购物,骗的就是熟人?

省消保委发布微信购物评价结果体验商品均为假冒,食品近6成不合格

  •   朋友圈,圈朋友,这本是网友的一句戏言。日前浙江省、温州市消保委联合发布的微信朋友圈购物消费评价报告显示,此言不虚。三次消费体验均遭遇假货,在熟肉制品、蛋糕等44批次食品中,有25批次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不合格率高达56.8%。
    三次消费体验均遭遇假货
      今年4月,浙江省、温州市消保委选择运动鞋、化妆品、减肥药三类热销产品进行微信朋友圈购物体验,结果发现,三次体验均遭遇假货。而在购买时,卖家均声称是正品。
      一名工作人员以320元加10元邮费的价格,购买了一双New Balance运动鞋。相较于699元的专柜价,足足便宜了一半多。收到货后,专业人员通过对比发现,微信产品各项指标与专柜正品均有较大出入,明显粗制滥造。经鉴定,该款运动鞋为高仿货。
      另外,工作人员还从朋友圈代购了兰芝气垫BB霜、yanhee减肥药。通过对比发现,BB霜色系偏浅、包装袋花纹与正品不一致、logo字迹不清,且售价为180元,比专柜价低了145元,基本认定为假货。而花了300元购入的yanhee减肥药,包装上除了价格信息外,对于药品成分、功效、用量等都没有说明。体验人员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泰国yanhee减肥药是未经批准进口的产品,按规定属于假药,严禁在国内销售。这种减肥药含有西布曲明、呋赛敏、马来酸氯苯那敏等国家明令禁用禁售的强利尿剂成分,许多服用者在服用后出现了口干、头晕呕吐、心跳紊乱等症状,会对人体肝肾功能造成严重损害。
    食品比较试验近6成卫生不合格
      4月,浙江省、温州市消保委体验员选取温州市十家微信、微博美食产品开展比较试验,其中包括“Summerway夏末”、“紫竹悠兰高级烘焙”、“老味道1963”等有一定影响力的美食微店。工作人员对随机抽取的熟肉制品、糕点等44批次进行食品卫生指标检测,不合格率竟高达56.8%。
      报告显示,此次抽检产品不合格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呗家卤味”的抽检产品菌落总数最高的超标近30倍;“若凡000的蛋糕”一款名为“芒果芝慕”(6寸)蛋糕菌落总数竟超出国家规定标准130倍,大肠菌群超标12倍。“紫竹悠兰高级烘焙”一款名为“致命榴莲”(6寸)蛋糕菌落总数超出国家规定标准100倍,大肠菌群超标8倍。
      调查人员分析,菌落总数不合格可能是商家杀菌的工艺不成熟,或是运输和存储环境条件不合理导致。另外,加工器具没有定期清洗消毒、操作人员在上完卫生间后洗手不彻底、个人卫生状况未达标等,也会引起二次污染导致食物大肠菌群超标。而霉菌超标,其原因可能是灭菌处理不够彻底,保存环境过于潮湿、温度较高等。
      随后,检查人员实地走访了部分微信(微博)美食加工场所,10家被检商家中有7家没有取得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件,大部分是家庭式作坊,生产区与其他功能区没有隔离,食材堆放随意凌乱,连最基本的卫生要求都达不到。如“紫竹悠兰高级烘焙”工作室与卫生间之间仅几步之隔;“摩登披萨”鸡蛋和食用油无规则地摆在地上,开封后的沙拉酱不见生产日期标签,对生产车间及食料疏于管理。
      对此,浙江省、温州市消保委联合温州市市场监管局对这些商家进行了集体约谈,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商家们表示愿意积极改进。目前,温州市市场监管局拟出台《温州市微信(微博)美食监督管理办法》,以期有效规范该市微美食行业。
    朋友圈购物切记保存凭证
    “微信营销多采用熟客介绍的方式,通过边聊天边购物的模式,让消费者以为跟自己亲朋好友买东西,安全有保障,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温州市消保委秘书长郑剑萍提醒,在朋友圈下单时,尤其要警惕“原厂尾单”、“海外代购”、“正品专卖”等产品。据透露,朋友圈里大部分产品图都是从网上复制来的,专柜小票也可能出自淘宝网店。正规的海外代购一般从机场免税店或商场内部渠道拿货,售价通常为市场价7-8折,如果售价低于市场价一半,就要谨慎下单了。
      如果遭遇朋友圈“杀熟”,又该如何维权呢?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要注意保留商家的固定信息,如真实姓名、手机号、银行汇款单等,还有网上商品图片、介绍及和商家的聊天记录等资料。出现消费纠纷后,要及时与商家取得联系,如果要求退款的,确认商家同意后再邮退货物。如协商不了的,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或消保委投诉。 马杰
    相关阅读
    省消保委发布消费警示
    微信点赞需防营销陷阱
      随着微信的普及应用,微信营销成为消费投诉的新热点。2014年以来,我省接到的微信点赞营销投诉呈明显上升趋势,投诉主要集中在餐饮、娱乐、旅游、珠宝、商贸等行业。一些不良商家利用消费者尝鲜的心理,利用点赞、集赞等营销手段,设置消费陷阱,达到谋取利益甚至诈骗钱财的目的。据省消保委介绍,消费者经常碰到的微信点赞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辛苦集“赞”,兑奖不易
      温州王先生参与了乐清市清江镇一家新开业饮品店“微信集赞送桶装果汁”的活动,王先生集满58个“赞”前去商店兑奖的时候,却遭遇店家附加要求:果汁可以领,但需要先成为该饮料店会员,也就是先办理一张100元的预付款会员卡。
      商家解释,发起集赞活动就是为了吸引客人办卡,只是在发布微信活动中忘记提及这一点。最后,当地消保委介入调解,商家为王先生办理了一张无需充值的会员卡并“按约”赠送一桶果汁。
    免费赠送,骗取邮费
    “你好,想要免费领取价值599的飞利浦榨汁机,请您先付15元的赠品邮费,我们会在收到邮费后帮您把赠品寄出。”收到这样的电话,相信不少人会想到是电话诈骗。然而,类似的骗术通过“点赞”活动的包装后,很多网友放松了警惕,糊里糊涂就上当受骗了。
      不久前,杭州黄小姐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商家”举行集赞送榨汁机活动,只要集好一定数量的“赞”,一个599元的飞利浦榨汁机就免费送。集好“赞”后,她联系了这个“商家”,结果被告知领榨汁机得先付15元邮费。一心想着礼品的黄小姐没多想,马上通过支付宝汇了15元给对方。然而,从此对方了无音讯。直到在朋友圈看到很多人都称没收到东西,方知这是个“集赞”骗局。
    潜在消费,得不偿失
      林女士通过“点赞”活动成功拿到了“深港澳五天四夜游免费券”。该券上写着价值2180元。而在开始旅游时,王女士才发现,该旅游名义上是免费,实际上却不是,去深圳的路费要自己掏,而且还要支付350元服务费。不仅如此,旅行还非常“坑人”,来回一共五天,购物场所就去了10余处,其中包括国际名表店、珠宝展示中心,甚至大型赌场、娱乐场所等,进店要求消费的时间远远多于游玩景区。
      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不要盲目参加点赞活动,避免掉入消费陷阱。参加点赞活动要选择有实力有诚信的商家。在“点赞”过程中千万要看仔细商家设置的条件。集满“赞”后,可以通过截图等方式,保存好证据,若商家无法兑现,可以向消保委或工商部门投诉。如遭遇诈骗或违法犯罪,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马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