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美丽乡村

品味古村乡韵

——走进传统村落(十七)

奉化岩头村 研究民国历史的“活化石”

  •   岩头村位于奉化市西南山区,南距蒋氏故里溪口镇11公里,村域15.2平方公里,人口近2500人,属于溪口镇的一个行政村。
      岩头村处于天台山余脉,至今有600余年历史。明洪武三年(1370),岩头毛氏始祖毛宣义自石门村迁居岩头村。岩头村位于岩溪流经河谷地带,四周环山,溪流东西沿岸各有一条主要道路,再往里无数小路连接周围住户,村落整体呈“非”字形。几株百年以上的古樟树、古杨树等分布在岩溪河岸,岩头老街位于村东部。
      岩头不仅风光秀美,而且人文景观众多。清嘉庆大书法家毛玉佩真迹、摩崖石刻、蒋介石发妻毛福梅故居、毛邦初故居等景观密集,且保存完好,维持着当初的风貌。岩头村落结构元素丰富而独特,村中大兴桥左右两岸,有保存完整的三合院、四合院,多为明末清初建造的名人故居。有“古井灵泉”之美誉的大井潭上下二三百米地段曾经盛极一时,商肆连绵,如今,这些老房子有了岁月沉淀的痕迹,更见风华。
      岩头村是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的出生地,蒋经国的外婆家。岩头这个向来出商人的山乡古村,当年出现了国民政府参谋本部空军司令部副总司令毛邦初等许多高官大员,仅国民党将级军官就有5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岩头古村因此留下了民国要人许多踪迹,大量民国时期的历史信息就依附在古村的山水、屋宇之间。岩头村,在世人眼里,成了一座研究民国历史的“活化石”。
      岩头村到处都是岩石贯出,很早以前曾是不毛之地。祖先迁居至此后便移植毛竹,植树造林。不料至上世纪60年代,又遭到滥砍滥伐,山林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岩头山成了名副其实的“癞头山”。改革开放之后,岩头村村民致力于发展山林经济,种植杨梅、水蜜桃、雷竹等经济林。近几年来,村里开发了3000多亩雷竹、1200亩水蜜桃和800亩杨梅林基地,使得村里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曾经的“癞头山”,重披绿装。每年春暖花开时,满山的桃花盛开煞是好看。每到水蜜桃、杨梅成熟的季节,山里山外果香阵阵。如今的岩头人不仅热衷于种树,善于利用山林发展经济,更注意保护山林,村里还专门成立了护林应急小分队。
      岩头村一直以来民风淳朴。过去这里陆路交通不发达,却因为有得天独厚的剡溪,村民便利用竹筏漂流,承载大宗物资运输,发展成为商肆繁盛、富庶一方的重镇。竹筏逶迤的情景早已消逝,而溪上的几处竹筏埠头却依然保存至今。随着旅游产业的兴起,岩头人又重新利用这条水道,推出了“皮筏漂流”旅游项目,每年有上万人次的游客慕名而来,在激流中领略古村岩头的美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